“的确如此,这一番折腾下来,劳民伤财,损耗过于巨大了。”
“然而。”赵兴走到了地图前面,指着笔架山附近:“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港湾,而且水深浪平,即便冬天也不冻。如果,我们在这里,建设一个码头港口。这样就可以把江南的粮食,通过海路,直接运输到你这里。那么这批粮食的价格,也仅仅维持在6分银子上下。这就等于为朝廷节约了三倍的经费。”
做过山西巡抚,跟着赵兴一段时间之后,深音理财富民之道的洪承畴眼睛一亮。“有了这个港口,还能将辽西的产出,比如说木材,比如说皮毛,比如说大豆,又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输到急需的南方,给辽西的百姓找到一个富裕家庭的机会。”
吴三桂立刻接口:“不教而一旦锦州前线吃紧,又可以利用水师,将中原的援军,源源不断的调集过来,这样咱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赵兴得意的道:“这样一举三得的好事,为什么不做呢?”
现在财政宽裕,并且不再是空白的使用百姓,再有赵兴这个重量级的人物坐镇,说干就干。
后世锦州港的位置,现在变成了大工地,无数的辽东百姓,被雇请来,在这里开始风风火火的建设港口的工作。
当然,这个年代的港口码头,并不像后世的那么繁琐,建设起来简单多了。
但是,赵兴却在这里,展开了三个巨大的工程。
首先,在原先的松山堡以南,在港口以北,重新修建松山堡。
这个堡垒,可以遥望大海,和码头的交通非常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