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这个情报,请见皇,这次崇祯因为吃了次建奴入寇的大亏,所以非常重视锦衣卫的情报了。立刻召集了内阁温体仁,兵部孙承宗,户部杨嗣昌汇集赵兴,在集英殿召开了一个小型的问对。
“温爱卿,个季度辽西的军费都拨付了吗?”
温体仁温顺的回答:“臣已行文户部了。”
崇祯看向杨嗣昌:“拨付了吗?”
杨嗣昌道:“臣以核查,拨付一半。”
“为什么?”
“臣以为,臣认为,孙师傅一味的筑磊防御,那就没必要养本来是机动的十五万耗费无数的关宁铁骑。”
孙承宗的性格老而弥坚,当时反驳:“关宁铁骑断不能裁减,而必须要给予加强。”
杨嗣昌不温不火的反道:“既然要加强,那就应该是主动出击的关宁铁骑,就不应该再花费无数筑磊。”
这样的话一出,当时噎的孙承宗哑口无言。
杨嗣昌歉意的对孙承宗一笑,然后理直气壮的道:“既然筑磊,关宁铁骑就无用,既然关宁铁骑有用,那么筑磊就无用,所以臣只拨付一半,请孙师傅取舍。”
这非常合理,按照道理也的确是无懈可击。为了加强自己的道理,杨嗣昌还转头对赵兴道:“年前蓟州军议,指挥使大人也是这么建议的,是不是?”
赵兴咧嘴,这事就扔给自己了,当然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否定,于是冲崇祯点头:“年前建奴溃逃,臣的确是向孙师傅和满桂经略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孙承宗立刻立了眼睛:“小子,我当时接受了你的建议,但这是一挥而就的事吗?你会误国的。”
赵兴谦让一笑:“当然,这是大的战略调整,不是一时之间能改变的,今年,在孙师傅的主持下,已经比袁崇焕主政时期,辽西军费已经减半了。”
崇祯就嘟囔:“别提那个混蛋,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