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乾纲独断道:“科考舞弊案,就这么定了吧,正科是国朝抡才大典,不可亵渎,就按照温爱卿说的办吧。”
当时温体仁一愣,再看同党看向自己的眼神,哭的心都有了,什么叫按照我的意思办啊,正科获罪的可都是东林一系啊,自己这算是把东林党人得罪个死了。这话是怎么说的呢。
“而恩科舞弊案,因为发现及时,处理果断,赵兴功过相当,继续主持锦衣卫事。其余恩科考官,以黄道周杖三十罢黜依次递减,这事就这么定了。”
然后看了眼眼睛都红了的温体仁,温和的给递上一颗他梦寐以求的大大的红枣:“现在内阁已经形同虚设,这不和体制。所以,朕绝定,非常时期,朕乾纲独断,温体仁升任东阁大学士,权内阁首辅,然后大家仔细会推阁员,将内阁完善起来。”
幸福来的太快,温体仁当场蒙圈在这里了。
赵兴当然知道温体仁之坏。历史评价是温体仁在位,无论对于辽东抵抗清兵南下,还是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未尝建一策。然而却将党争发展到了极致。他向朝廷推荐的人也大多平庸之辈,苟以充位而已。把本来就已是千疮百孔的明末政局搅得愈发不可收拾。
但这时候是非常时候,自己再反对,那就是不识时务。再说了,刚刚一战,皇上的一句按照温体仁的提议,就将温体仁推向了东林的对立面了。党羽一除,你也闹腾不了什么了。然后我和皇上一起看着你,或者是架空你。
好吧,我先放你一马,然后日后再慢慢的消遣你吧。于是好心的提醒了下温体仁:“温首辅,还不赶紧谢恩?”
温体仁总算是从突然的幸福里清醒过来,自己为之奋斗的,已经达到了,于是再全体官员的鄙视中,痛哭流涕的跪倒谢恩:“臣,温体仁,谢主隆恩。”
朝会散了,带着巨大的收获,赵兴兴冲冲的奔走在三司之间,做足了锦衣卫只提供证据,给于监督的承诺,对这场科举舞弊案进行了梳理审理。为许多人定罪确凿,让人心服口服。就比如内阁首辅周廷儒的罪。最终还是没有按照震怒中皇上的意思腰斩,而是按照切实的罪名,给于菜市口斩立决。
周廷儒临死的时候,没有受到虐待,而是获得了他该有的体面,同时,没有按照历史上那样,周廷儒倒了,也牵连了他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