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及不能离开营地,王大壮带着十个兄弟过来给老娘磕头拜年。
赵兴就规规矩矩的给大哥磕头拜年,王大壮受了,没有矫情。赵兴也坦然受了弟弟们的磕头拜年,并且分发了红包。是的,是红包,还不是印刷的,只是赵兴手写的见票即付的票子,但赵兴已经决定了,等这场战事结束,就要凭借自己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利威望,办起大明第一个银行,并且开始汇兑天下。
给大哥磕头拜年,同时也接受兄弟的拜年,这不矫情,这样才符合这个时代的规矩,同时也让兄弟们感觉更加贴心。
在半夜的时候,赵兴拿起了久违的绣春刀,告别了娘,带着毛守义等亲卫上街巡查。这是非常时期,不能真的放假。
好在今年似乎又因为小冰河期的天气反常,晚上也不是太冷。当然,这也预示着,明年春天必将又是一个倒春寒而冻坏了禾苗,夏季又将是一个炎热无雨的结局。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眼前,只要不要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冻死人,让百姓再长一岁才是正经。
宵禁了,但不等于没有人情味,大街小巷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孩子四处奔跑,过街串户讨压岁钱。还有的就是百姓自发的向那些流民难民施舍粥饭。在这个中国人最注重的节日里,即便是最小气吝啬的人,也都想在这个时候大方的施舍,以取悦俯视天下的漫天神佛,给他们一个福报。虽然市侩功利,但最少能让穷苦人有点收获。
一个粥棚,早早的就炉火熊熊,见到赵兴过来,赶紧跪倒磕头拜年,赵兴扶起他来,送上一个红包。
这个红包里,是当时流行的特别铸造的喜钱,相当于后世的纪念币。适合收藏,但也可以流通。
当然,赵兴的喜钱不是铜的,而是银子的,一分银子,酬谢辛苦,也显示大方,给粥棚的每个忙活的义工分发完毕,笑问里正:“为什么这时候就开火?”
里正恭敬的回答:“除夕天冷,虽然不能包饺子给流民难民,但先烧点稀粥让他们接神,也算是一种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