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一把铁锹,搅动了一下粥锅,然后拿起一只碗,舀了一碗,抓起一双筷子插进去,并没有倒。
这一切做完了,赵兴拍了拍躬身侍候的里正的肩膀:“谢谢您了,就按照这个标准做下去。”
这个里正受宠若惊,但还是担心的小声询问:“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做下去,不知道我们的粮食能支撑多久。”
造型就充满信心的向他保证:“你就放心吧,按照这个标准,我是有信心有准备,坚持到明年的5月份的崇祯三年,”
听到这样的保证,这个里正就松了一口气。只要能坚持到春暖花开,这些百姓们就有救了。
这时候,一个锦衣卫兄弟急匆匆的赶过来,对着赵兴施礼:“启禀指挥使大人,东城的一个粥棚没有按照咱们的规定去做。”
赵兴就一皱眉:“走,咱们看看去,到底是谁这么大胆,竟然赶在这个时候违背我的规矩?”
东城的这个粥棚次序到也井然,赵兴不去看跪在地的里正,直接奔向了粥锅,拿起铁锹在锅里搅拌,清汤寡水的,还有菜叶树叶,当时赵兴就将铁锹轮起来,劈头盖脸的打向了这个里正,一面暴打,一面怒吼:“这就是我要求的插筷子不倒,这就是我要求的裹毛巾不漏吗?”
这个里正不敢躲避,但却连连叫屈:“大人饶命,大人,小的冤枉啊。”
“你还冤枉?我怎么冤枉你啦。”
这个里正磕头辩解:“大人,您给发下来的米按照您的要求,只能够三日的,根本就不够十日之用,我不得不减小下锅的量,还要拿出我家储存的白菜添加进去,大人,小的真的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