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兴建议道:“为了平息百官的汹汹怒火,请皇上行弃卒保车的舍得之策,东厂是必须先彻底的裁撤的。”
王承恩立刻面露喜色。
现在的东厂厂督是大太监王体乾,这个人当初就是魏忠贤的死党。现在魏忠贤倒了,他就见风使舵,开始和温体仁周廷儒不清不楚,你和敌人勾勾搭搭,这不是明显的叛徒吗?
也正因为如此,崇祯皇帝对自己亲自任命的这个东厂厂督,也早就心生不满,已经盘算把他一脚踢回家去了。
“但东厂毕竟也有十万啊。”崇祯担忧的出口。
赵兴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最多也就5万,而东厂的番子,绝大多数都是从我们锦衣卫里抽调出去的精兵强将。将东厂裁撤了,堵住百官之口,再将这些精兵强将还给锦衣卫,不但安置了他们,更增强了真正的锦衣卫,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崇祯一拍桌子:“朕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赵兴赶紧笑着解围:“万岁身在局中,当事者迷,不怪万岁不查啊。”
崇祯立刻连连点头:“对对,是这个道理。”
王承恩立刻敲边鼓,将这事做死:“按照赵大人的办法,不但裁撤了东厂,给了反对大臣一个交代,还节省了又一笔经费,单单裁剪锦衣卫空额,还有东厂,一年下来,就为内帑节约千万银子啊。”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腾挪出这千万辆的银子,就可以解决许多国潮的大事,赵爱卿,好手段,好办法啊。”崇祯夸奖着,但转而狡猾一笑:“不过,赵爱卿你说的这些,可都是节约朕的银子,官员解决朕的伙食问题,你可没有拿给朕一文钱啊,朕很生气的呦。”
毕竟还是一个小年轻,自从感觉赵兴不那么古板之后,心情也就大好,不由得开了一个玩笑。
赵兴顺杆往上爬,也想加深一下自己和崇祯皇帝的感情,就摇头苦笑:“万岁不厚道啊。”
敢说皇上不厚道,这可是死罪,但现在的气氛相当融洽,在赵兴刻意的营造下,崇祯和赵兴已经潜移默化间,不再是严肃的君臣,更接近于朋友了。不过这个朋友是最爱翻脸不认人,背后捅刀子的那种。当然,赵兴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崇祯听赵兴说自己不厚道,不但没有恼怒,反倒开心的哈哈大笑:“既然你说朕不厚道,那我就不厚道了,一百万银子,十日内交上来,我赏赐你蟒服玉带。”然后得意的看赵兴,却突然发现,赵兴没了:“咦?赵爱卿,赵爱卿,你怎么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