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也是在等待、在试探,看谁最有勇气把梦想“公之于众”,看其他人对别人的学校有何评判,看……会不会有人嘲笑或者说风凉话。
每个人的想法都复杂。
第一个在墙上填学校的是他们班的班长微荨,也算是响应老师布置的任务,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不少看热闹的人都围着看她写什么大学,有人就她填东大还是西大打了赌。
坐在后排的陈结勋像是学累了随意抬头休息,视线漫不经心地扫过一笔一划认真写字的她。
高奕明还是他同桌,看那边围的人太多了懒得跟着去挤,慵懒地靠在后排的桌子上,语气自信,“东大。”
话音落微荨也写好字离开了,“东大”两个字写得端正好看。
后来几天看大家都填得差不多了,陈结勋才在人少的时候去写。两个人都是组长,名字排在一起,也都一样写的是东大。
所以微荨和陈结勋自招从始至终报的都是同一所大学,目标也一直是一致的。
他一直是这样以为的。
自招考试是在高考之后,考完试的时候他们大概也能估到自己的成绩如何,所以自招是毫无负担随便考的。
没有压力发挥得还可以,东大的自招他们都成功拿到了降分。
直到高考成绩出来,学校贴着他们双黄蛋状元的喜报,他们大家谈论了两年真真假假的“神话”再添了一个。
老师找到学校招生组的给他们做讲座推荐专业,陈结勋还记得当时老师问她有想好的专业吗,她摇头还在认真地做决定。
虽然到最后也不知道她选了什么专业,但他一直觉得只要在一所学校其他都没问题。
说不定他猜中了跟她选了同一个、说不定他们专业刚好离得近有交叉、再不济他也可以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