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林起初还不太习惯,不过去的多了,便也跟着大家一道喊。
小苏的哥哥和弟弟都在县学读书,后来县学的书院办了起来,县学里的学生,还有县里私塾的学生乃至私塾的先生乐意去的都能进书院。
除了本县的学生,还有外县的甚至邻省的。
人多口味杂,小苏的包子做得好,便去书院申请了一下,还真被录取了,她的包子铺就从县学附近转到了书院里。
因为书院的学生增多,生意倒是比在街上时更好一些。
而小苏包子用的菜呀肉呀,都是合作社提供的。
因为知道宁林也是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小苏对他都格外的照顾。
宁林一向心软,耳根也软,在知道小苏的遭遇之后,对她就格外同情。
再加上自己也是死了老婆的人。
两人一个算是鳏夫,一个算是寡妇。
倒是每次去都聊上几句。
在宁少源他们提起这事时,宁林便说了喜欢卖包子的姑娘。
而且小苏的大哥也在前两年中了举人,二哥和弟弟也有秀才的身份。
与宁家算是门当户对了。
宁桃当时在家守孝了三个月,就被喊去工作了。
对小苏的印象还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