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日听人说小武来过,一直心里不安,直到今日宁桃回来, 起初他还有点疑心, 到了此刻,算是彻底明白了。
一时间鼻子发酸, 眼眶禁不住红了起来。
宁桃只当没看见,笑道:“前年大牛和二舅舅都跟着商队出去过, 咱们的丝制品在别处卖得特别好,所以, 我就想咱们不如自己办个绣坊, 到时候也能把货带上去赚些银子, 给周边的村民增加一些收入。”
王家有现成的布。
再找些绣娘,找块“厂房”就ok了。
这年头的女红都是姑娘家的必备课程, 随便找个人都能做得跟缝纫机似的,至于图安要, 大牛的小本子上早就有记录了。
他要求也不高,最好是临近几个村子的,这样大家晚上和中午都能回去。
家里有个什么事,也方便不是。
宁桃把要求一说, 村长就着手开始找场地了。
元宵节的时候已经差不多确定了, 人找的都是找的附近心灵手巧的女子。
有成过亲的, 也有没成过亲的。
宁桃看名单上有一个齐娘子,知道是现在大家对水仙的称呼,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红红来的时候,还带了两个小姑娘。
十二三岁的样子,眉清目秀、文文静静的很招人喜欢,据说都是去年村里遭了灾。
走投无路之下,父母把女儿给卖了换了些粮食。
两人与红红身世差不多,临行前,宁香一问两人便跟着过来了。
“厂房”离宁家的族学不远,是宁桃一位族叔的老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