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和舒挽挽商量着:“老板,你中秋休息的吗?”
“不休息吧。”舒挽挽想了想,现在各家店铺都还是上升期,她还琢磨着中秋的时候搞点什么活动呢。
“这样的,我们中秋的时候,留校的学生比较多,打算搞一个中秋晚会……”审查员a絮絮叨叨地说着。
他说得很细致,把a大的百年校史翻来覆去说了一遍,又夸奖了一下校领导是多么体恤学生,“……最后我们决定在晚会完之后,在操场上有些小游戏之类的。”
舒挽挽听了半天,没琢磨出他的意思,只“嗯”了一声。
审查员c才补充道:“有一个社团申请了烤全羊的项目,我们担心学生掌握不好,就问问老板你这里能不能中秋的时候,到操场上烤点烧烤给学生们吃?”
审查员a:“当然,这个烧烤的量是由我们这边决定的,最后也是学校统一报销。”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舒挽挽只问了句:“可是那么多烧烤店,你们怎么找上我的?”
按理说,她做烧烤也只有当初摆小摊的时候卖过,后来开店了觉得有些忙不过来,便没有卖烧烤了。
“舒老板这就说笑了,关于您这的烧烤,在本地的吃货群可是传遍了的。”审查员a拿出手机,在屏幕上翻了翻,找到一篇文章——
《吃点烧烤,喝点小酒》——社畜日记
“本人只是个碌碌无为的社畜,最近发现了一家烧烤店……”
“烤生蚝有三种层次,一是火焰掌握不好,肉能吃出层次感来,二是……三就是舒记这烤生蚝了,蒜香味和肉味合二为一,鲜美多汁……”
“老板的烤土豆有所欠缺,但这道烤茄子确实大师水准,茄子肉很嫩,再按比例加上各种调料,其实能够吃出像肉一般的口感……”
“……可惜老板开店后不卖烧烤了,我也只能迎着夜风,再喝点酒了。”
这篇文章的文采算不得出众,但里边对各种烧烤的描写倒是很细致,一看就是资深吃货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