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太后把持朝政这么多年,到底还是有些根基的,虽然在京城里的那些党羽,都被杜谦仁釜底抽薪,已经完全指望不上,但她娘家毕竟是渭南望族,在地方上颇有些势力,还不至于到穷途末路。

刘太后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杜谦仁现在攻占了京城,拥立了岐王登基那又怎样?

只要地方上不服,岐王这个龙椅还是坐不稳,届时只要她宣称谁帮她夺回京城,扫清乱党,就许以摄政王之位,难道还怕各地藩王不动心?

到那时,大应朝野上下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动荡,可那又如何?只要她还是大应朝的皇太后,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她都在所不惜!

刘太后在行宫内听闻岐王在京城登基后,打算也颁布“遗诏”,立安郡王为新帝,可没想到还没等遗诏下达,伺候安郡王的太监便来报说安郡王病了,而且是病得起不来床的那种病。

刘太后听说后,差点急怒攻心,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这要紧关头病了,这不是要急死她吗?但凡她还有第二个选择,都不会选择立安郡王这个草包为帝!

郭九尘在一旁劝刘太后宽心,可早就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的刘太后怎么能宽心?

刘太后当即做了决定,行宫终归是离京城太近了,等杜谦仁收拾了京中的乱局,下一步就会把矛头对准行宫,现在立不立新帝是次要的,她得趁杜谦仁在京城还没立稳脚跟的时候,尝试反击。

她手里还有七万林家军和五千羽林军,对上京城中杜谦仁拥有的兵马,也并不是毫无胜算,若是林家军能助她夺回京城固然好,要是败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反正林家军的心也不是真正向着她,只要能帮她拖住杜谦仁的攻势,帮她争取撤退的时间就好。

于是刘太后命郭九尘火速持兵符去林家军军营里调兵前往京城平叛,而她在行宫里则命人收拾细软,计划一旦有林家军兵败的消息传来,她便随时带上人弃宫逃回渭南。

刘太后和杜谦仁两党兵马之间的交战,一触即发,胜负在此一举,而沈映这边,也在翘首以盼顾悯去神机营和五军营调兵的消息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