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长辈的关照。
想起江令瓷羸弱的面庞,宋之南不由得皱了皱眉,这么还有这么孱弱的人。
在小院中住了两旬,江应明频频来信催促这两人回府,陈氏也就带着江令瓷慢悠悠的回府了。
这老爷子就是觉得府中人少了,两个大老爷们也没什么能聊的,这不赶快喊人回去了。
陈氏嘴角噙笑,这半月多过去,自己也有些向他们了呢。
如此又过了些日子,到了乡试前两日。
本朝开国皇帝武康帝痛恨前朝举荐之制,门阀世家勾连缠绕,整个朝廷寒门子弟寥寥无几,朝□□败不堪,加之怜惜寒门之人苦苦读书,却不得施展才华,因而在开国之时定下了科举制。
每三年一次科举,能够进京参加会试之人,要现在地方通过院试和乡试。院试便罢,由于考取举人便具有做官资格,乡试是关键一环。
乡试也是三年一回,在子、卯、午、酉年八月举行,若是一次不中,就要等下一个三年了。
有些人穷尽一生科考,中举时也已经至不惑之年或天命之年。但也不乏一次便中举之人,主要看当年的主考官如何。
八月的江南早已过了纷纷细雨的时节,燥热不已,被灼得干热的微风轻轻拂过抄手游廊及院子里的桂花枝叶,发出细微的响声。
江令瓷缓缓走向坐下大树下的陈氏,盈盈福身,坐在一旁的石椅上,时嬷嬷端来一盏茶。
“大少爷出行之物可都备好了?”
“还有少爷常用的笔墨纸砚,都要带上了。”
“山青呢?记得带些清凉之物,八月这般炎热,场内定是闷热不已,不能让大少爷中了暑气。”
陈氏忙着一点一点将事情吩咐下去,乡试在苏州府城内举办,自己也算放心不少,至于府下的辖县才是真的艰辛,要大老远从各县镇赶过来,也无家人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