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页

怎么也不太可能是他这副落魄样子。

白亦宸道:“他曾经在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今皇上登基之后,主张韬光养晦,缩减军费开支,于是不少士兵,被迫离开了军队。孙老二的几个兄弟全部战死了,他的腿也在战场上受了伤,于是在京城留了下来,开了个茶摊,勉强维持生计。”

杨昭看向白亦宸,表情认真:“为什么带我来看这个?”

白亦宸缓缓放下茶杯:“我想知道,殿下对于北伐,到底是如何想的?”

在先帝时期,兵强马壮,他们多次和瓦旦、剌古交手,胜负参半。

先帝雄才大略,意图建立卓著功勋,在战争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可当时时机不算成熟,大文的能力也不能支撑着他获得最后的胜利,他倾力而出,最终却郁郁而终。

而像孙老二一样的那些士兵们,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也随着新皇登基的保守改革,而日渐消退了,他们埋没在闹市中,泯然众人。

但此一时,彼一时。

这十几年来,先有静瑜公主和亲,稳住瓦旦;后来原剌古一分为二,分裂成了北剌古和南剌古,两边一直争斗不休,便给了大文喘息的机会。

但好景不长,如今蒙坚便是在帮着南剌古王,攻打北剌古,等他们一统剌古之后,下一步,恐怕就是南下中原。

这些年大文的经济和民生虽然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在军事力量方面的投入,却十分有限。

这也和皇帝谨慎多疑的性格有关。

如今剌古对大文北疆虎视眈眈,若是朝廷再没有实际支援,只怕处境艰难,一旦北疆破防,剌古就能长驱直入。

杨昭神色凝重,抿唇不语。

他又何尝不知道皇帝的顾虑?皇帝担心打仗的军需对国库消耗太大,会让他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