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头顶生疼,朝着笑笑看了过去,有些羡慕。
梁笙和路林修在江珺家吃了饭回去,路林修就去了部队。
梁笙收拾好行李,一个人出了门,朝着稻田走去。
回忆起自己回来经过的村子,她的内心一阵沉重。
放眼望去,稻田一片都是矮小秸秆,她蹲下去,数了数一株水稻上的穗粒,平均只有八十粒。
当前正处于饥荒年,想要快速培育出杂交水稻以解决当前的饥荒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能赶紧找到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沿用她生活的时代袁隆平团队的科学理念,进行后代育种。
梁笙在稻田中反反复复找了三遍,始终没有找到她想找的变异株。
太阳从西边下落,昏黄的光线洒在梁笙脸上。汗水从额头滑落,脚腕上满是泥土,她坐在田埂上,望着一田水稻。
“笙笙!”
梁笙听见声音,回过头去,看见路林修骑着一辆旧式的自行车,穿过田间。
她拍了拍屁股,看着朝着她越来越近的路林修,“你怎么来了?”
路林修长腿跨过自行车横梁,“噔”地一下把自行车停好。弯下腰把裤脚挽起,进了地里,“从部队上回来,看你不在家,问了人都说你来地里了,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过来接你。”
梁笙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路林修看到梁笙的心情不悦,他朝她问道:“还在想那天的那个林兆安和你说的话?”
梁笙点了点头,她望着一田水稻,眯了眯眼睛:“我在想,怎么样才能让水稻更高产,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