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我在土里挖文物 兰芝 1216 字 2022-10-04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当时,集各方之力量,各方之慷慨,上海博物馆真就达到了国家级标准的高度。

当时,上海市市长陈毅先生对文博事业的支持,为上海博物馆的筹建给予了极大的保障。更早在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先生就曾命令作战部队在挖战壕时,注意收集和保护地下文物及流散文物。当时,第三野战军主管这件事的是历史学家李亚农,在他的主持下,一共收集保管了两卡车文物,计2853件,这2853件文物,这些都成为了入主上海博物馆的第一批文物。

在这之后几年,社会捐赠成了上海博物馆重要的文物来源。

据博物馆统计,1950年有15人捐赠443件。1951年有138人,共计223次,捐赠13403件。1952年有36人,共计40次,捐赠602件。这些文物,都是上海博物馆文物中精品之精品。

而这其中,就有林晏晏的曾祖母,林子达女士。

她曾先后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八次,捐赠墙上,她的名字也前前后后,出现过八次。

无数次午夜梦回,林晏晏都曾回到上博这块大理石捐赠墙前,对着曾祖母的名字泪流满面。

可如今,当她牵着褚云的手再回到这里,她才发现,她记忆中的一切竟然与现实有些不同,小时候的她,目光太狭隘了。

她只是一遍遍在捐赠墙上寻找曾祖母的名字,却没有注意过其他的人的名字,没有注意过曾祖母其实不是一个孤例。

直到她听见褚云轻轻地念出好几个捐赠墙上的名字,“暂得楼的胡惠春先生,捐赠过云楼书画藏品的顾公雄先生,沈同樾夫妇,大克鼎曾经的主人林子达女士。”

她这才第一次意识到,正视到,在那块大大捐赠墙上,除了她的曾祖母,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

曾祖母的身边,还有很多很多,和她持同样的选择,和她同样无私而伟大的人。

而正是这面墙上的名字,更是这面墙身后的无数人,包括建馆初期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先生,历史学家李亚农先生,还有无数的说不出名字的人,是他们的无私贡献,像基石一样奠定了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守护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她才是真正的一叶障目啊!

当人只看到自己和自己身边的时候,错过的是整个世界。

当人只看向世界不探索自我的时候,错过的是整个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