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缘由的,他对于考古学如此坚定不移的专注道心,或许就是那时候被埋下的种子。
“是啊,从我会走路开始,就成了大英博物馆里的常客,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其中,有两万三千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宝。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介绍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然而,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手握的文明。
它们被盗掘,被抢夺,有许多都在无意中四散各地。
“为什么我竟然有点难过?”林晏晏从褚云手中接过筷子,热气蒸腾,一口面吃进嘴里,汤汁醇美,面条劲道。
“是会难过。”褚云想了想说:“小时候,奶奶都是以骄傲甚至是自豪的语气和我讲解中国馆的文物的,所以,我并不感到难过。等到长大了,我再去看,看得懂了,就开始难过了。我们义务教育历史书上必讲的《女史箴图》真本就在那里,被文物修复师以日本的裱画方式裁成了几段,题跋也全部都被裁掉了。莫高窟的壁画摆在展厅之中,割裂的痕迹肉眼可见。陶瓷器,青铜器都像家里的碗筷一样被琳琅地堆在展柜里,很大一部分都没有背景信息。你应该明白,没有背景信息代表什么?”
“文物最好的存在方式,是知来处,有归处。”林晏晏抿了抿嘴,又喝了一口面汤。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是科学发明和文艺创作的重要借鉴和源泉。没有文物资料,就没有历史研究可言。
就好像一个被拐卖的孩子,没有出生证明,没有原始户籍。
即使可以通过dna比对找到家人,真正能找到的几率也是大海捞针。
“是的,我后来看那些没有背景介绍的文物们,就像看走失的人口一样。后来我再去33号展厅,总觉得那不像博物馆,不像是在展示人类的宝贵的文明遗产的地方,更是像一种炫耀,来自强者的炫耀。虽然那其中除了被掠夺的文物,还有许多干干净净的收藏家们慷慨捐献的文物。但总觉得,文物并不体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所以,你就一心想要学考古了?”
“差不多吧。”褚云点头,不再多言,想了想又说:“我从不觉得这是一项枯燥无意义少收益的工作,我把自己看成一个等花开的人。”
“等花开?”
“千年前的人们埋下种子,留给后人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