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臣有话说。”沈若双手呈上一个紫檀木匣。

李嬷嬷接过递给太后。

“老师这二十年隐居山林,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修书。这些是她励精图治,殚精极虑所写治国方略八十策,今献给太后。”

太后摩挲着紫檀木上的纹路,心潮起伏。

贤德八年,李青阳新政刚刚推行,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那些大臣表面配合,暗地里躲懒,李青阳一切亲力亲为,又赶上连降暴雨,她终于累倒了。

太后去她府上看她,她那时才三十岁,却已华发早生。病榻中她说,这几日她想得通透,若有一日不能在朝为官,她会为太后修书,编撰治国方略献给太后。

这点小事早蒙尘在岁月的流光里,若不是今日,太后也忘了。

她说过的话,从来都会兑现。

李青阳就是这样的人,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太后,这些是草民的心血,草民知道万岁恨不得草民死,这些东西他不会要,就请太后献给万岁,草民完成心愿,已不惧死。”

“好。青阳,你还有何心愿没了?”

她亏欠李青阳太多,为了大周为了她,李青阳至今未嫁。

李青阳浑浊的目光看向沈若,她干瘪的面容终于扯了一丝笑,“太后,惊华是草民唯一的学生,草民不在后,请护她周全。”

“老师。”沈若泣不成声,她离开吴江时,老师尚且行动自如,短短三年,老师竟然耗尽心血,如今药石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