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这帮阉人草菅人命不说,登闻鼓也成了他们手里的玩意儿!”

“有啥法子,皇帝只宠信奸臣和阉人,这天下早就黑得不见底了。”

众人默默哀叹,良久,有人道,“满朝文武就没一个敢直谏弹劾的?”

“里面不就有一个。”

“谁?”

“沈若,戊戌年探花,如今是从七品的刑科左给事中。”

话音刚落,周遭响起一阵倒吸冷气声。

“原来是这个奸佞!”

沈若的奸佞之名,整个大周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周民风开放,女子做官时有发生,成为阁臣也是有的。而隆康帝登基这二十年来,再无女子入阁,连进翰林院的都无。

原因无他。

二十年前太后垂帘听政,女首辅李青阳辅佐太后与幼帝,治理朝纲,肃清整治,手段雷霆,贪官污吏被她杀得七七八八。隆康帝御极后,太后被架空,李青阳被罢官。朝臣唯恐再出一个李青阳,对女子当官严防死守。

沈若冲破重重阻碍,高中探花,全靠她机关算尽。

先是巴结前去吴江主持乡试的镇国公世子陆湛,取得会试资格。殿试上,又讨好隆康帝,临场挥墨写了七首《步虚词》1,字字玑珠,歌功颂德。隆康帝拍案叫绝,顿时龙颜大悦,钦点她为探花及第,当即要擢为翰林编修。

女子入翰林,文武百官怎能同意?隆康帝又是一意孤行的主,双方僵持不下,满朝文武捶胸哀嚎,几位重臣甚至当场要撞柱,隆康帝这才让步。

末了,沈若领了从七品刑科给事中的职。

虽是末等科道官,刚到任上,沈若就搜集罪证,上奏弹劾了户部、工部两位正二品尚书,朝野震惊。

这等心性和果敢决绝,不输男子。

转年沈若就迁为左给事中,虽也是从七品,再进一步是都给事中,就能与九卿六部一样上朝参政。文武百官这才警醒起来,处处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