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芋本打算今日待雨停了,往临仙阁的后厨烤制虎皮肉松卷的,只是昨夜临窗前思追往事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初启蒙之际甚是喜爱学堂外那家专门售卖老字号的蜜果,那时候还有单个售卖的价钱。放学后,五毛钱两个裹着厚厚一层雪白糖霜的山楂球含在嘴里,回家的路上都是甜津津的。

后来读大家写的《雅舍谈吃》的时候,见其中记录到:冰糖葫芦“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

想到这,宋芋轻笑,竟然机缘巧合和大家在美食上契合了。

顺着回忆这么一捋,往日学过新凤霞先生的一篇课文便映入了脑海,便临时改了主意。

因着宋祈渊近来在闭关苦读,而与宋芋同住一院的芸娘又惯来起得早,宋芋便拜托她帮自己置办些山楂果、海棠果、山药球、红小豆、腰果、蜜枣还有秋令的水果带回来。

宋芋先将材料淘洗了一番,将木盆端起晃荡了几下,这时,水面上已经浮起了一层绿色的枝梗来。换水洗第二次的时候,将掉皮损伤了的坏果挑出来,拣除余下的枝梗后,最后用手捧着放在竹篾做的篮子里沥干水分。

接下来便是去核了。

宋芋专门寻了个一指长的空心圆柱铁筒来取核,如此一来去核不容易伤手。

山楂内里去核之后,空荡荡的不好看,宋芋便将果丹条改刀塞进里面。

这时,宋祈渊揉搓着惺忪的睡眼闪着哈欠走进了厨房。

他抱臂靠在门框边,眯着眼瞧着正坐在胡凳上用柴刀劈砍竹筒子的宋芋。

宋祈渊看着宋芋握着沉重的柴刀行使起来的动作是既笨拙又搞笑,他的眉头是蹙了又蹙,嘴了撇了好几次。

见宋芋险些伤到自己的手,他连忙快步上来夺过她手中的刀。

“行了!行了!小孩子用什么刀,一边玩去。”宋祈渊打着哈欠挤开了宋芋,自己一腚坐了下去。

“这竹签子西市里多得是,咱又不缺那几文钱。”柴刀在宋祈渊手中似乎很听他的使唤,不一会便将竹筒劈成了细细的竹签。

宋芋接过宋祈渊打磨好的竹签,便开始将食材串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