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半,安山市气象中心发了一条暴雨橙色预警。
安山也因此限制了游客登山,规定安山只上不下,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
山上的广播几次三番催促游客保障自身安全,结伴出行,尽早下山。
沈青早早地关了门,在门外放了两个防雨的沙袋以防万一,又检查好门窗,上楼洗漱了一番。
大雨如期而至,今夜并不像沈青想象中那样山顶狂风怒号,可以把屋子掀开。雨便是干净利落的雨,从天倾盆而下,打在屋顶发出不间歇的声响。
时间还早,她也毫无睡意,拿出多日没派上用场的笔记本电脑上起了网。
原本只想互联网冲浪一会儿,却不自主地在搜索栏里打字——“安山挑山工”。
百科介绍、记者访谈、纪录片等等形式的相关内容一条条弹出,她略略浏览了一下,便点开了一个纪录片。
熟悉的纪录片式的配音缓缓讲述安山和挑山工的历史,讲述挑山工们的生活,以及游客们对于挑山工的看法。
“我觉得他们真的挺伟大的,真的,这么辛苦。”游客甲赞赏道。
“其实我不太理解,二十一世纪了,怎么还会存在这样的职业。”游客乙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当问到对于挑山工的将来有什么看法时,一个被采访的小女孩糯糯地说:“希望他们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孩子也许不懂阿哥们的辛苦,但孩子却希望他们快乐。
“可爱的小孩儿是真的可以很可爱啊!”沈青边看边感慨。
《小王子》中写道——“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沈青回忆自己小时候,她在怀疑自己那时有没有这么可爱。她小时候,也会想要陌生人们每天开开心心吗?
想要陌生人开开心心,也许是因为自己开开心心,因此对看起来不怎么开心的人下意识地同情、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