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陆蘅幼弟陆芸,时年正值五岁,比萧荣大半岁左右,生得是眉目如画,玉雪可爱,令人难辨雄雌。萧荣扭头多看了他几眼,隐去心底淡淡的失落,她记得青年时期的陆芸伟岸如松,留着美髯,身量一日比一日魁梧,已不能看出年少时姿貌端华,霞姿月韵的模样。

曾几何时,建康城曾流传这么一句话——“二陆俱年少,美名满建康。”这其中的美名,不止是说二人文章写得好,另有仪容秀美,风姿毓秀之说,陆蘅之弟陆芸更是有小檀郎美誉,足以见陆芸仪姿。

应太傅讲解了一个时辰的《礼记》,面上露出疲态,便让众人先歇息一刻钟,萧荣得了休息的时间,跑去陆芸跟前同他搭话。

“你就是本宫的伴读,陆蘅的弟弟?”她开门见山,问道。

陆芸对比他兄长陆蘅,看着有些傻傻呆呆的,眼神干净纯澈,他点了点头,拱手回礼,谈吐清晰,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草民是吏部尚书陆太常之子,陆蘅之弟,陆芸。”

“听陆蘅说,不久之前你病了?”

陆芸点头,道:“草民多谢殿下关心。”

萧荣语塞,装作高深莫测的颔首,半响,憋出一句:“你长得挺标志。”

应芝玚:“……”

夸陆芸生得好看的人不少,是已陆芸并不似应芝玚般神色,而是淡定的回答:“草民闻尧舜之道,又闻幽王之道,殿下身为帝子,自当遵尧舜之道,仁政爱民。草民颜色好,为外人称道,世人皆爱美,殿下好颜色,是人之常情,切不可沉耽美色……”

萧荣听他越说越偏,越说越过分,忍不住出声打断他——“本宫单纯夸你而已,怎么还扯出尧舜之道,你这小儿,无趣。”

尧舜之道,在于以仁政平天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得美人一笑亡国。

陆芸先说自己听说尧帝舜帝治国的道理,又说周幽王亡国的道理,说萧荣身为太子,应该要仁政爱民。自己的相貌虽然很好,经常被老百姓称赞,这天底下没人不喜欢美的东西,殿下你喜欢美的东西,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不可以沉溺于美色……

“殿下恕罪。”应芝玚连忙救场。

“殿下恕罪。”陆芸说。

萧荣见他又想长篇大论,连忙打断他,说道:“无须老生常谈,本宫累了,不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