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手写的从前 顾安森 821 字 2022-10-04

我不知,亦想不明,于是浑浑噩噩数载才堪堪习惯这个崭新的世界。只是我从未想过真有来世,一如我从未想到千年后的世界是这般模样。

这个时代太过美好了,纵使我遍寻梦境也难求见。再没了王权,世人皆平等,女子亦能随心所欲去到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同男子们一样习字上学,不必再恪守所谓的礼教,甚至能毫无顾虑行于这天地之间。

来世能生在这样的世间,我想这应该是上苍于我唯一的垂怜。上辈子遍求不得的自由,这一世触手可及,我大抵也能算得上幸运了。

只是我依旧有着许多愁绪缭绕,通过网络我见到了所有人的命运,阿父的、七符的、英娥的,却独独少了我与子熙,就似被人刻意抹去了一般,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再无了踪迹。其实也该庆幸的,子熙不曾背着那等污名至今,而我本就一介女子,留名与否又有何干系?

可我却无法不去悲伤,屏幕中的寥寥几语所涵盖的是我至亲之人的一生,原来不止是我,我等皆为命数操纵,谁又得的了善终?文字终究冰冷,而那些曾有血有肉鲜活存在过的故人,也随着时间埋葬于了只言片语间,唯余后人评判。

那我又算是古人,还是后人呢?

这样困扰我的问题太多太多了,虽外表不显,可我心中始终与这繁华格格不入,这样的情形持续到我十岁那年才戛然而止。那年假期父母带我出行远游,也是我今生首次去到北方,于博物馆中我一眼就见到了那幅《洛神赋图》,较之真迹少了些许灵动飘逸,却也算摹本中的上等了。一问之下我才知原来真迹早已亡佚,甚至顾长康之真迹一幅都未曾流传下来,而张侍郎唯存之作也流于海外、难得归期。

我似有所感,又觉现今西画盛行,世人皆不再学习国画,心中不勉怆然,如此精妙的画技不该日渐没落衰亡,我想我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如果说今生乃是上天恩赐,心怀感恩下须得结草衔环以报,那我想尽我所能将国画传承下去,想令更多人见到传统画技的神妙,也期望终有一日人们不再一味追捧西画,而是会有更多人重拾毛笔于绢纸上落下迤逦一笔。

决心已定我便同父母说了此事,他们很支持我,虽不解我为何突然想学国画,却也替我报名了少年宫。而重新握起毛笔的那刻我像是又回到了上一世,细想来我自远嫁后就不曾再执起过画笔,现下却无一丝陌生,就好像它从未自我手中离开过一样。

那瞬笑意于我面上绽放,我想我终是找回了自己。

落下第一笔我就已知所画为子熙,只是不知他今生是否还一心向棋,想来那般深刻的眷恋纵使转世也无法忘怀。其实我很清楚是该放下了,上一世之事何苦牵扯至今,可我又怎么放得下?画下这幅画也只当给自己留个念想罢了。

随后我从头学起,将原先掌握与现下所学结合,至此我才发现原来这千年间国画竟发展到了如此境界,属实令我惊喜不已。只是很快少年宫的老师就无甚可教我了,我只能另拜良师,其间倒也传出了个天才之名,对此我不过一笑置之,说来我比那些孩子多了一世之长,何谈旷世奇才?

十三岁那年的比赛我再次画了《洛神赋图》,却是按照记忆中的真迹一笔笔复原,其实我之画风已非早年一味模仿顾长康,且在多次讨教张侍郎后隐约有合两家之长,不过这幅画我想让真迹重现世间,虽我与顾长康仍有差距,可我愿一试。

在不懈努力之下此摹本一出如平地起雷,不仅令我夺得了冠军,也让我受到了多方赏识,自此拜入名师门下开启了与画相伴的一生。

其后几年里落于我身上的夸赞称颂不尽相同,更有奇怪者称我为天才美少女,多少引人发笑。于我而言此都为虚名,虽乍听时稍有欣喜,却也不会过于放在心中。

就此寒暑不辍间转眼到了2010年,那个秋天我收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与名家交流的机会难得,更何况我年岁尚浅还是个晚辈,大喜过望下我当即收拾起了行李,却忽而一瞥下被电视里的画面摄去了全部心神。

那刻忘却了所有动作,我呆呆望着电视里的人,半晌才听清自己骤然慌乱的心跳,不再犹豫随即跑回了房间,当我颤抖着手在键盘上逐个敲出字符已是薄汗满额。

方才电视上同样的采访出现在了眼前,不会错的,眼前这个人虽然名字变了,可他的风姿、神态、说话时的语气都与子熙一模一样,我不会认错他就是子熙!依旧还是我心中那般美好的模样,他的容颜无甚变化,他于棋之热爱亦不曾有分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