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起办报一起学习,班上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不管原本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多多少少也被环境氛围所影响。
以前那种言必外国多好多好的思想也少了许多,至少很少有同学会公开说什么外国素质高,国内素质低的话了。
这一改变也反映在了作文上,那种佚名小故事也渐渐不再被同学们引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班报上那些又红又专的文章,渐渐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
以至于这段时间的月考,即使试卷糊了名字,但一翻作文,就能轻易将二班的语文卷子给认出来。
连语文老师都在感叹这届学生的思想觉悟也太高了,让老师们都很汗颜。
本来大部分老师对这些文章是没兴趣的,但红色思潮在学生中居然成为了潮流,弄得他们也好奇了。
于是就有老师慕名前来找二班的作文看,二班班主任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期新报纸来了,都会拿一份放到办公室来……
二班班主任简直就是在服务大众,想蹭文章看的都过来攀交情,与她相同待遇的还有语文老师,总是被人借作文看。
刚开始办报的华锋语曾经期望《新星报》可以放进学校的阅览室,还曾为此想过计划。
但现在,学校主动来要报纸了,要把班报放进学校阅览室。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可能还辩不清楚,但从众跟风心理绝对是普遍的。
镇中学这一股红色风从初三二班的学生开始,逐渐蔓延到别的班级、老师、甚至到别的年级……
现在不会几句教员语录,镇中学的学生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作为见证了这一切发展的徐倩,她是最惊讶的,从最初华锋语在课堂上说起保尔·柯察金的语录却被人嘲,到现在每个人都会说几句,也才过了几个月……
她见证了一股思潮的从无到有,是如何席卷了整个学校的,在这结果到来之前,她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个未来。
回想起华锋语总是自信而热情的,她是早就预料到这一切了吧,连跟她打交道最久的徐倩都弄不清楚对方的信心源自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