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两人已经来到神绕山庄的前院,朱炎风微愣,问道:“不查线索吗?”
黄延答道:“你抱着这么大的箱子,怎么找线索?还是先回去吧。”
朱炎风便不言语,只与黄延一起离开神绕山庄,闭上山庄的正大门扉。
赶在黄昏之前,两人徒步经过平京,黄延想到一旦命案的真相水落石出,自己便会再度离开青鸾城,这把古琴始终是要带回神绕山庄,便朝朱炎风说:“先把它放在国子监。”
朱炎风好奇:“你不打算带回去?”
黄延轻描淡写地答道:“只是暂时的。”
朱炎风说:“国子监还没有解封,不过,应该可以从后院进入。我们去后院?”
黄延默许,与朱炎风行过人来人往的大街,凭金令牌通过宫城的城关,绕路来到国子监的后院,又凭同样的金令牌,成功进入国子监。
到了国子监内的春风楼,朱炎风带黄延上楼,将琴箱搁在挨着墙边的桌子上,回头朝黄延说:“既然进来了,收拾一下,然后,我们今晚在这里过夜。”
黄延轻轻应了一声‘嗯’,便转身,走出寝房,站在门口的护栏前,顺便欣赏远处的风景。朱炎风立刻做扫除,将薄薄的灰土一次清理掉,收拾干净。
黄延静静地迎着飒爽的微风,不在意随风微微拂动的发缕与袖子、衣摆,静静地看着天边缓缓飘移的云团,看着远处悠然冉起的炊烟,一切都那么美好,让他心平如水。
朱炎风从寝房走出来,关上门扉,用铜锁锁上,便走到楼梯口,回头唤了一声‘延儿’,黄延立刻走过来,朱炎风向他伸手,黄延看得很明白,不假思索地把手放在朱炎风的手心,朱炎风牵着他的手,带他下楼。
穿过人群渐渐稀少的大街,朱炎风问道:“你应该饿了,想吃什么?”
黄延瞧见平民拉着一车西瓜从旁边经过,便答道:“买一个西瓜,切成两半,你一半,我一半,用大勺挖着吃,你觉得如何?”
朱炎风直白道:“我觉得不好。肚子饿的时候吃西瓜,只会越吃越饿。”
黄延也直白道:“这天气越来越热,我只想吃凉凉的东西,酸酸甜甜的东西,总之是可以解暑的东西。”
朱炎风替他想了一想,忽然灵机一动:“梅子酒,柠檬汁,薄荷叶。”
黄延回道:“有梅子酒,柠檬汁,或是薄荷叶的馆子,大概是那几家,过去瞧一瞧吧,哪家有我特别想尝的饭菜,便是哪家。”
朱炎风便欣然尾随着他,与他缓步走往另一条大街。
不多时日,一艘海船停靠在雁归岛的船坞,无砚第一个踩过木跳板,踏上雁归岛,不顾落在后边的杨心素。
“无砚舅舅!我们才刚到家,你这么急要去哪里?”
杨心素扶着船舷的护栏,冲着已远去了十丈距离的无砚叫道。但无砚并不回头,充耳不闻着往前迈步,眨眼间就不见了人影。
穿过一重又一重树林,无砚只身来到一处小竹林,迈步走近其中一棵粗壮的竹子,伸出手,用指尖温柔地抚过竹子上的一道血痕。十几年前,阳清名在这里被一名蒙面黑衣人刺杀,血刃刺穿了温热的躯体,也刺穿了身后的竹子,鲜血滴落,浸染竹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翠竹长在了一起。
十几年间,这棵竹子愈长愈粗壮,然而那一道血痕依旧没有变,因为无砚的要求,一直无人敢砍断这棵竹子。无砚扶住竹子,微微低头,把脸颊贴上那一道血痕,垂眸间,嘴唇轻轻贴了上去,犹若亲近阳清名。
昔日的那一天,阳清名被慕容世家的侍从抬到了空旷之处,慕容擒雪手执火把,准备引火焚烧。少年无砚赶了上去,跪在阳清名身前,紧紧搂住阳清名,哭着求道:“叔父!我求你!不要烧!就这样送回淅雨台可好!”
慕容擒雪怔住,好奇道:“无砚。你这是干什么?”
少年无砚哭着说道:“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呀!我求您,就这样送他回淅雨台!也许……也许人还有救呢?”
慕容擒雪见他如此,便不好落下火把点火,叹了一叹,便将火把熄灭,命侍从弄来棺材和许多竹炭,把阳清名放入棺材,周身铺满竹炭包,随之火速送往淅雨台。
回忆了这段过往,无砚又将脸颊贴在阳清名留在竹子上的血痕,垂眸喃喃:“除了你,没有人能令我感到快乐,除了你……” 随后额头轻轻地靠在竹子上,继续喃喃:“我好想你,清名。”
在那个时辰里,杨心素已至客堂,坐在客堂里歇一口气,但只是坐了片刻,便听到脚步声自外面传来,立起身正要去看个究竟,正巧一道秀丽的身影飘入客堂,唤他一声‘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