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

回家的一路上,唐冬冬就光竖起耳朵听这些八卦了,要不是许嘉远注意她,她还能踩到坑里摔个狗啃泥。

“妈,好饿啊,今天吃啥?”唐冬冬冲回家,摸着扁扁的肚子,满是期待问。

“吃绿豆粥。”

唐冬冬抬起来的头顿时低了下去:“……哦。”

但看到杨芬芳端出来的虾仁炒蛋,那点小小的丧气立刻飞走了:“妈,你真好!”

杨芬芳:“没这盘虾仁炒蛋,你妈我就一点不好了?”

“没有啊,我没说!”

“鬼精鬼精的。”

高高兴兴的一边吃绿豆粥,一边吃虾仁炒蛋,唐冬冬笑眯眯的:“妈,要是不办小学,钱知青跟大爷爷去我们小学那边干啥啊?”

“杨村小学那边今年不是多了很多学生么,原来的老师忙不过来吧,肯定要招新老师,大队长跟钱知青就是去说招新老师的事,具体咋说,还得等大队长跟你们校长商量。”

杨村小学的老师确实不够,连校长都有不少课要上,学校钱不够,农村大部分家长不重视学习,每位老师都是身兼数职,有时一位老师要同时教学生语文数学,还不止教一个年级,要是能多招些老师,对学生肯定是有好处的。

到下午时,准确的消息就来了,杨村小学要招老师,不管是河溪大队还是杨村大队的人,也不管是当地社员还是下乡知青,只要有初高中毕业证的,都可以参加考试,成绩最好的前五名,会成为杨村小学的老师!

而且杨村小学即将建新学校,现在的杨村小学本来是杨村大队专门空出来的土房,破破烂烂,除了下雨天不漏水,似乎也没别的优点,有条件换成砖瓦的,当然得换了。

新学校地址就在河溪大队和杨村大队交界处,在新学校建成后,校名也将改成前进小学,砖瓦由河溪大队出,水泥则是杨村大队准备,还有一系列的政策。

消息一出来,河溪大队本来就滚烫的像个油锅,现在则是直接沸腾起来,大家再一次认识到,原来读书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小学一定要毕业,最好是初高中毕业,这样才有机会在砖瓦厂坐办公室,去未来的前进小学当老师,去当拖拉机手当收割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