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虽说风雪小了许多,但路上积雪很深,不是太好走,杜有源年岁毕竟大了,这么冷的天,万一冻伤了腿脚可不好。在顾瑜的好说歹说下,杜有源总算同意,在家里看着韩青桐,由顾瑜一人去给他们送东西。

呼成门同在外城,但是离着他们居住的澄清坊还是有些距离的,特别是在下雪的情况下,路上多是积雪,马车根本走不动,只能靠步行。

顾瑜将自己的头脸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大眼睛,身上也穿了压箱底的,最最厚实的棉袄,脚上穿着两双布袜,再套上保暖的毛毡鞋,又在毛毡鞋的鞋底套了一双防滑的草鞋底,最后把两个包袱装在一个大包袱里,背在背上,一切准备完毕,她出发了。

才刚刚走到街口,因着少了房屋的遮挡,风雪骤然大了起来。

顾瑜停下来,紧了紧背上的包袱,继续朝前走。

街上空荡荡的,几乎没有行人,街道两旁的铺子都关门了,就更别提每日都能看见的早点小摊子,这么冷的天,谁没事在外面吹冷风呢!

顾瑜走了近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呼成门的门楼。

远远的,便能看见离着门楼不远处,搭了个白色的棚子,棚子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百姓。

走的近了,顾瑜才看清,那哪儿是什么白色的棚子,那是棚子上面积满了的雪。

棚子外站着的百姓,应该是从其他州府或者乡县过来的。顾瑜见他们身上都背着包袱,拖家带口的,在棚子外等着国子监的学子们,给他们发放棉被和米粥。

他们的衣衫都很单薄,有的人虽然穿了棉袄,可都是破的,露出里面已经发黑的棉花。

人太多,大家都在往前挤,生怕落在后面就没有东西可以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