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最后,他写道,大铭之所以能稳定,得益于大铭有许多如内阁首辅这般为民着想的好官,更加重要的是,大铭有广纳谏言,爱民如子的皇帝,这是百姓之福,也是大铭之福。

通篇洋洋洒洒三张稿纸,一气呵成。

写完之后,韩青梧略作修改,便放在一旁,开始写其它的题目,他打算等其它的题目都写好之后,再将所有题目的答案通读一遍,然后再开始誊写。

杜惟的情况与韩青梧基本相似,他也是看见那道加试题时开心不已,首先写的便是那道题。

只是他在举实例的时候想了半天,不知道从何入手,后来再三思考,决定就从他家酒铺说起。

杜惟自幼便跟着杜有源学做生意,对于酒铺的开支进项自然清清楚楚,便举例说明在改制前,他家酒铺如何用较高的价格,进的一些粮食来酿酒,出售时却不能将酒的价格订的太高,免得失了顾客,如此一来,中间利润太过微薄,那几年他们过的甚是艰难。改制之后这些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杜惟在结尾时,也照例将皇帝不着痕迹地夸赞一番,再通篇修改之后,便进行下一题。

府试顺利地进行着,在城北,顾瑜也早早便起来,开始新的一天。

她先将小青桐松到刘娘子那里后,便去了酒铺。

待她到那里时,杜有源正在和一位姑娘说话。

他手中还拿着一扇门板,显然是正在开铺时,便有客户来了。

“杜叔叔早!”顾瑜快走两步,正准备上前帮忙,却听见那姑娘问:“你可是写那簪花小楷的小伙计?”

第21章

“你可是写簪花小楷的那个小伙计吗?”

问顾瑜话的这位姑娘约莫十三四岁,眉眼弯弯的带着笑,穿着一件绯红色的衣裙,俏丽的如同早春二月,那开在枝头最美的豆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