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焕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自家父皇。

皇帝一见李景焕沉默不语,心下更不爽了,拿起手边的奏折就往下扔,“想说什么就说,支支吾吾的,朕有堵着你嘴吗?”

李景焕心中有些无语,父皇还真是喜怒不定啊,这么喜欢砸奏折,上奏折的大臣也不知道会不会哭死。但是也没办法,谁让他是一位乾纲独断的帝王呢。

他想了想,为了平息父皇的怒火,直接行起大礼,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个头道:“儿臣不孝,不禁顶撞父皇,还害得父皇为儿臣担心,求父皇恕罪。”

李景焰在一旁暗自观摩着自家父亲和哥哥的较量,在皇父扔下奏折的时候差点就跪下去给二哥求情了,却被皇父一眼瞪住了。

面对这样道歉道得如此及时的李景焕,皇帝也只有叹气的份儿了。

“你对朕的决策不满意?”

李景焕默默地看了皇帝一眼,然后低下头,他能有什么不满意的,他要是不满意有用吗?这样的制度下,这些事情也只能这样处理了,浑水摸鱼,牺牲一人来照顾全局。要想真正把这样的事情解决,最需要的就是对朝堂制度进行改革,其他都不过是小打小闹,能有什么用?

李景焰在一旁吓得肝都打颤了,父皇那是什么意思啊?二哥,你快说话啊!

“朕就知道,”皇帝等不到他回话,兀自道:“不止你,朕也不是很满意。”

李景焕一愣,惊愕地抬起头看着皇帝。

皇帝继续问道:“太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李景焕想起自己看到的历史书和现代的法律体系。明确标准,明确各官员职责,然后层层选拨人才。一旦有事情发生,有一套明确的制度和准则来规范和衡量,调查人员和涉案人员一起前往,有问题立刻撤换。

只是如今,朝堂之上政务交叠,政出多门,职责不清,事情一发生,谁都有责任,但是又能一锅端,因为这样事情更加解决不了,最后只能挑出一两个出头鸟来顶罪,杀一两个官员平息民愤,一如这次。他确实迫切地希望父皇能整顿朝务,明确职责,改革制度。父皇今天跟自己提起这事,是不是……

李景焕眼神一亮,皇帝看到李景焕如此反应既好气又欣慰,这小子还真不怕惹事。

“太子,朕知道你是一个有主意有想法的孩子,但是你给朕记住:为君难。这天下说起来是皇帝的乾纲独断,但是那些臣子却也时时刻刻盯着呢。臣子们的政见不同,想法不同,但是做君王的却都得用,而且要用的好。这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知道吗?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是真的实行下去,谁会支持?谁会感激?”

李景焕一直知道自己的父皇洞若观火,也知道父皇其实一直都很关心他,但是父皇亲口说出自己的担忧,还是让李景焕很震惊。

皇帝还想继续,却听到李景焰小声嘀咕:“我就会支持二哥啊!”

“呵!朕倒是把你给忘了。”

李景焰缩了缩小脑袋,没想到父皇的耳朵这么好,他真的只是小声说了一句而已。

“父皇,您说的儿臣都明白,儿臣只是……”

面对这样的皇帝,李景焕也很想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想却被皇帝打断,“只是什么?朕知道鄂阳旭是冤枉的,你也知道鄂阳旭是冤枉的,朝野上下都知道鄂阳旭是冤枉的,可是谁敢站出来给他说话?谁愿意站出来给他说话?你呢,你又凭什么站出来?你还记得你的身份吗?”

是啊,他是谁?他是太子,别人站出来求情,或许是刚正不阿,但是他要是站出来,就是和此事有脱不开的关系,就是居心不良。没有人会相信他真的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老师。李景焕低头,嗤笑自己的天真,自己真是白活了一世。

“朕是想提点提点你,可没打算让你失去锐气。朕的儿子,朕还是希望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皇帝看着李景焕的低落,就怕打击过头,“朕只希望你能多想想,这两年你做事一直很稳重,这次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么激进。你明明可以换一种方式,但是你却用了最直接也是最不符合你身份的方法。”

“儿臣受教。”李景焕认真的听着皇帝的训,也不意外皇帝将话题又转到了这件事情上。

皇帝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现在才进入朝堂几天,威信不高,人心不稳,很多事情都要慢慢做,急是没有用的,越急越会丢了根本。”

“儿臣明白。”李景焕能理解父皇的意图,他毕竟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不是真正的十五岁的少年,孰轻孰重,他拎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