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本朝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臣来迟了,请陛下赎罪。”永王上殿先谢罪。
他的谦卑大度,不但满朝文武,甚至连百姓都知道。
“叔父何必多礼,”皇上笑了,但也不失尊重:“连一刻钟也还不到,算不得来迟。”
掌事太监向皇上请示,得到许可后便高声向殿下的众位臣子宣示:“今日早朝,众臣有事奏来。”
大臣们在上朝之前都要在朝房里待上小半个时辰,彼此之间都是通过气的。朝上该谁先说,该谁后说,心里都有数。
除非有了分歧或是有意让彼此下不来台才会抢话说。
今天户部侍郎第一个站了出来,说从西南调粮的事。
说一句调粮容易,可中间的运送核实,都至关重要。
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
有涉及到沿线是否赈灾补给的事宜,件件都不能马虎。
这一个话题抛出来,皇帝自然让大臣们都说说各自的看法。
讨论到最后,众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永王。
国家大事还得永王来定夺。
这也是这么多年约定俗成的惯例。
以前高太傅在朝的时候还能够和永王争一争,如今高老太爷致仕多年,只挂着个太傅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