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言别语:【顾老师您好,我叫赵言殊,中文系老师,教古代汉语,目前带大二,南洲人,女。】
语气生疏又不失礼貌,论给刚加上微信的陌生人发过去的第一条消息,是不错的。
可是他们——
顾蓦见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正在喝水,不小心咽了口小茶叶梗,呛得他猛咳了两下。
他放下茶杯,眉头轻拢,不悦。他想了想,依葫芦画瓢给赵言殊回复:【赵老师好,顾蓦,中文系老师,教魏晋南北朝文学,目前带大二和研究生,古都人,师从欧立,男。】
师从欧立——
赵言殊的关注点本落在这句话上,可在下一秒全然跑偏,她朝手机点点头,在职业病的驱使下,她在心里赞许道:嗯,不仅用标点,而且用得很规范,很好。
说到中文系的老师,人们的第一印象差不多都是:学富五车、诗情画意、侃侃而谈、满腹经纶、雄才大略——
而中文系,也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按大类分为文学和语言学。
很多人往往对中文系的了解止步于文学,读唐诗宋词、传奇话本、元曲小说,而语言学却也独占一边天。
赵言殊,便是一位中文系的语言学老师。
见到某文采斐然、摛风裁兴之句,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鉴赏它,而是——分析它。
划分句子结构,寻找主、谓、宾、定、状、补,层层划分,到达极简之境。
语言学里有标点学的内容,让她不得不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分外在意。可是事实证明,大多数和她聊天的人都不会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是错用就是少用,或者压根不用。
于赵言殊而言,读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语言,难度不亚于读一段没有标点的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