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子瑜笑着摸了摸常锦的头,“辛苦你了。”
一句话说的常锦的眼眶又红了。
那夜过后,詹子瑜一如他承诺的那样,逐渐将蜀地的事务交到了常锦手里。
将掌辖权交到一个女子手里,势必会掀起不小的反对。
出乎詹子瑜的预料,常锦小小年纪居然就能做到宠辱不惊。面对反对的声浪,却能不动声色的就处理干净,恩威并施。
詹子瑜自问,即便到了他这个年纪和阅历,都不一定能像常锦这般处理的圆融。
见识到常锦的百般手段后,蜀地上下,不敢是否心甘情愿,总归接受了常锦即将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的事实。
第二年,詹子瑜以身体需要休养为由,正式将蜀地的大权交托到了常锦手中。
常锦义不容辞的接了下来。
詹子瑜是个心性豁达之人,既然将大权交出,就真的再无一点留连。
而常锦也不负所托,除了应承詹子瑜的两点之外,这一年间,常锦也没闲着,针对蜀地的气候,利用自身穿越几世积累的知识,针对蜀地的农耕做了许多改革。
常锦掌权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这些农耕策略一一颁布。
阻力定然是有的,但是也都在常锦的预料之中。
为了减小阻力,条例颁布之初,常锦为了鼓励农民,下令减免赋税,并对实施新型农耕技术的家庭予以奖励。
最初还有不少观望的,但在一个季度之后,亲眼见到按照常锦传授的技术,农田的产量居然较之先前上涨了足有一倍。此后,不用什么奖励,农民就争相使用常锦教授的技巧。
在此期间,常锦默默做了另一件事。
她去见了辞夜。
巫溪教并非只在蜀地流行,相反在整个雍朝都有许多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