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春花专制独裁,不愿承认自己的起名水平比甄二高不了多少,拍板定下。
崔不翠去的路上还在腹诽,被程先生如沐春风的气质一熏陶,道完谢后不知道天南地北,一路上犯着花痴,抱着墨宝头重脚轻的回来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
春花粥铺的生意又红火了起来,巧香糕点的牌子也逐步响亮。
为了回馈老主顾,原先充值“惠民服务”的客人可以按照比例转换糕点数量,这样一来,充值的钱数能够更快的消耗,以此来加快充值速度。
同时,由于时代限制,走亲访友能送的礼品少之又少,糕点便是其中一样。
一开始粥品只是挨到了餐饮业的门槛,等到糕点就又多了样销路,接下来的秋冬季节,节日众多,天气寒冷也易于糕点贮藏,于是甄春花在“巧香糕点”火遍善阳县后,及时推出定制服务。
时不时的,不乏大户人家来定做糕点。
临近月底,甄春花抱着开业以来的账本仔细盘算,将目前手头的钱扣掉两个月的营运成本后,发现不仅能置办宅院,开办酒楼都绰绰有余。
不由得喜上心头,每日下午粥铺打烊后,都领着崔不翠和狗毛寻摸合适的地点。
酒楼不同于铺面,投资大,风险高,定不能设在偏僻处,但客流量大的地界都是开了多年的老店,根基稳固,难以动摇。
苦寻半月未果,甄春花坐在院子里犯难,闹着要吃糖葫芦的狗毛突然从街上兴冲冲的跑回来,差点被门槛绊倒。
同时,带回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