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春花这个请求,对于程子清来说是举手之劳,他心思灵巧,除了免单的三个签子以外,其他的每个上还写着上上签——今日宜远游,诸如此类的内容,特别讨客人的欢心。

没有抽到免单算什么,吃个饭还能讨个好兆头,何乐而不为呢,顺势抚慰那些手气欠佳的客人的心。

其他商铺这个营销手段效果如此之好,也纷纷效仿。

尤其是隔了两条街的包子铺,也开始卖粥,价格定得比春花粥铺低,其他全部照搬照抄,分走了不少生意,这让甄春花又开始头疼。

不过话说回来,做生意就是这样,市场就这么大,想要赚钱肯定是要竞争的,之前春花粥铺卖的也少,再加上每天只出两种,生意看着没有想象中火爆,最近几次活动弄得粥铺名声大噪,不少商家眼都红了,也想来分碗羹。

太正常了。

想要在吃食市场上站稳脚跟,那必定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反正对家再怎么模仿抄袭也是跟在她屁股后面捡冷饭。

甄春花正好有想往点心铺方向转型的意思,卖粥只能覆盖百姓的日常饮食,但是点心就不一样了,马上就入冬了,点心能储存一段时间,还能当作礼品孝敬长辈,销路宽多了。

春花粥铺的生意少了许多,大半是预付了银钱的贵宾,只有极少数口味刁钻的散户,既觉得包子铺的粥没那么美味,又嫌弃春花粥铺的价格高了些,买的时候不忘讲价。

“前面包子铺的粥才八文钱一碗,剩的两文钱还能买两个包子吃,你们也不便宜些?”

狗毛正盛着粥,听到这话,手里的勺子一抖,倒了小半勺粥回桶里,还没说话就听到那人又嚷嚷:“你盛的也太少了,往日里都满满当当,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