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孙老师听完这句话笑了笑,“学校和学校的差距当然大了,最明显的,教育局的拨款资金就不一样,拿燕京大学和其他大学来比,无论是校园设施,还是图书资源,师资力量,都是一流中的一流。”

李楠点头,确实是,不说别的,这补贴就比省城大学多十块钱。

孙老师看李楠很认同自己的话,于是多说了一点,“咱们当家长的,都是盼着孩子成人成才,小学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起点,必须选对了,选好了,不然就是耽误孩子一辈子的命运啊!”

他看向宋成,“你是考上大学接受了教育的人,更应该知道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拿到现在这个语境下,就是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学校。”

有老师附和说道,“是啊,孩子一开始是一样的,但就是因为上的学不一样,学的东西不一样,慢慢的差距就拉开了,所以说学校要选好了,选对了,总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宋成问孙老师,“你们的课程安排是什么样的?”

孙老师示意一个老师过来讲一下。

“两位家长好,咱们胜利小学这边的课程安排是这样的,早晨七点到校,晨读一个小时,八点上第一节 课,每节课五十分钟,课间十分钟,上午四节,下午四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科学,体育,绘画,音乐几门课程,周六周日学校还会带领孩子们去看爱国电影,或者去燕京大学参观,再或者去进行义务劳动。”

李楠看着满满的日程表,“这……会不会太多了。”

孙老师不赞同的看着李楠,“孩子得从小抓起。”

他刚要说服李楠,就听见宋棠的声音传来,“我做完了。”

有专门的老师给宋棠批试卷,她用了三分钟的时间就批完了,高兴的对孙老师说,“宋棠同学的基础非常好。”

她把试卷递给孙老师,“您看一下。”

孙老师看着试卷上满满的红对号,笑眯眯的看着宋棠,“孩子是个好苗子。”

他苦口婆心的对宋成和李楠说,“两位家长,孩子必须到我们胜利小学来,不然就是浪费了孩子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