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梆!梆!”
四更了!
考场里头,号灯凄冷。
打更的差役敲着梆子,一边拖长了腔调喊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嘞——!”
他的声音凄幽幽的,拖着娴熟的调子,说着每到夜间,打更人都会说的话。
长调子回荡在号舍密布如同鸟笼的考场中,一转一折,还带了回音。
“梆——!梆!梆!梆!”
打更人又敲了一回梆子,并用唱词一般的腔调喊道:“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嘞……”
一些初次参加会试的人,便是睡着了这时都又被惊醒了。
会试场上说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又是个什么意思?还嫌气氛不够紧张,不够吓人吗?
宋熠同样是被惊醒的一个,这凄冷诡怪的气氛,便是他都不由得被吓了一跳。
随即想起离开宝庆府前,老师萧谨提到会试,说起过的一些经验。
“会试场上,死上三五个人也是等闲,身子不好的,又如何能熬得过这接连三场,九天七夜?因此考场上常有不成文的果报之说。夜间更夫打更,便要大喊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
民间也常有传说,例如某某死在考场上,执念不散,阴魂便总流连考场之中。
唯有心正神明,浩气凛然的读书人方才能抵御这样的阴气。所以说凡是能成功考中贡士的,都必然德行超卓,有浩然正气,有非凡品格,甚至是有无形中的鬼神荫庇。
说得倒好像考贡士这回事,重点看的不是学问文章,反而是这考生祖上积不积德,自身德行有没有问题之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