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皇帝年幼, 朝中大权皆是在摄政王手里,若是能入了摄政王的眼, 以后岂不是官途顺遂?
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今年的诗文集会较之往年,则是更加热闹。
诗文集会进行了整整一日。
摄政王今年赴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挑选一些青年才俊,能够时常入宫给皇帝做伴读。
只是看来看去,终究是没有中意的人选, 便只好悻悻离去。
而那群拿着诗文的才子, 还期盼着能够被摄政王看中,浑然不知自己已然没了机会。
因皇帝和太后都是不喜铺张之人。
除去白日里的那些, 今年的生辰便只是在晚间准备了一席简单的家宴罢了。
楚未央看到摄政王进来时便是往四周一扫,知道他是在寻皇帝,便道, “珏儿在后殿更衣,待会便过来。”
她让红杏给王爷看了座,这才唠起嗑来,“王爷今日倒是来得早, 方才汪公公还说今日诗文集会的人多,本宫还担心王爷脱不开身呢!”
进宫之后摄政王的神色便稍微轻松了些,但此时听太后如此说起,便又想起来还未找到合适的人选,不免觉得有些麻烦。
“今日本是想在诗会上给皇上寻个伴读,但那些人一个个好高骛远,空有一番理论,不过纸上谈兵罢了。本王寻思,若是将这些人放到皇上身边怕是不妥,便直接进宫来了。”
楚未央倒是不知道要寻伴读的事情,问道,
“珏儿如今身边不是有两位伴读的小公子吗?都是些忠良臣子家的后辈,本宫见过,那是个顶个的聪明,人品也没得说,怎么还去外边寻起伴读来了?”
摄政王摇头道,
“那些望族家的孩子,从小长在京城,锦衣玉食般的长大,哪里知道这天下是如何?百姓是如何?虽聪颖,却比不得寻常子弟更能看到世间百态。皇上未来是要学治世之功,身边又怎么能没有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