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因为今日是李均竹参加会试的日子,村长开了祠堂打算给李家祖宗烧炷香保佑李均竹能桂榜得中。

本来就是李家这一房人,没想到一大早竟来了这么些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满面。

金宝是方圆几十个村里唯一的一个举人,更何况现在这可是要参加乡试,考完以后就成官身了。

“金宝这娃子,真是给咱们李家村争气,现在咱们走到哪咱们李家村这名头都响亮着呢。”

人群里一个膀大腰圆的妇人,笑眯眯的提到自己最近去赶集遇到的事。

“那可不是,等金宝做了官,咱们村可更是十里八乡的头一村。”

三叔婆身为村长的老婆,当然是希望李家村名头更响,她这村长夫人走出村去才更有面子。

“大家都是金宝的长辈,可别折煞了我们金宝。”

老赵氏嘴角一直就没放下来过,听着周围的人群不停的夸赞自己的孙儿,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好了,祠堂开了。”村长威压的声音响起,大家立刻收了声,恭敬的轮番进祠堂上香。

两年前,李家村开始种植番茄,虽然不少人抱着不相信的想法,可大部分的李姓村民都对李均竹这个举人说的这种作物深信不已。

第一批番茄出来之后,李家全部收购了,这更引起了李家村村民的争先种植。

按照李均竹留的方子,李家的铺子不仅销售新鲜的番茄,还做了不少的番茄酱。

不久,昆山县各个酒楼就掀起了用番茄做菜的热潮,李家铺子的番茄几乎是一出就被抢购一空。

李家村也成了昆山县番茄的最大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