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荀轼还没说出的是,backhoe之所以必须要留下来,是因为backhoe现在弱啊。
一个看着贼大、确实也很大,但实际上已经在衰落的backhoe,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正是用来占位的好帮手。
让它顶住,自己慢慢苟着发育,等发育起来了,backhoe也衰退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一口吞下——这不是很爽吗?
丛丞被说服了。
签好了合同的丛丞,不日就要前往西伯利亚,全面统筹那边的事情。而在丛丞离开后,顾野梦问荀轼:“你准备怎么办?”
“不帮丛丞解决这个问题,他怕是不会一门心思跟我们干,”荀轼说,“何况这也符合我们的利益。但究竟怎么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我还需要花一点时间去想。”
目前为止,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微调丛丞的思路。不实际上种这么多,但对外宣称种了这么多,把势造足,这样依旧可以在市场上打出烟雾弹,让大家对群智的信心降低,从而不动声色地帮做空者一把。在这个过程中,荀轼和顾野梦甚至可以拿一波多余的现金去跟风捡漏,小赚一笔。
第二条路,是跟群智合作。要求群智提供一定的技术,并开放他们的市场,而他们则可以和群智联合——有这块地做利好消息,市场信心大增,足以帮群智活命了。
“不过这样的话,就是放仇人一马,”荀轼跟顾野梦说,“你行吗?”
“我行,”顾野梦耸耸肩,“大不了联合之后再慢慢蚕食。你行吗?”
荀轼笑了:“我这人早就学会在商场做决策时置个人恩怨不顾了。”
“那我们达成了共识,”顾野梦敲了个响指,“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哪条路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小孩子才分亲疏,成人只看利弊。
但现在,哪条路的利最大,顾野梦也看不透了。
“我还是很在乎那两个做空人为什么一定要跟我们这里放这么多烟雾弹,而不是直接联系我们。”荀轼说,“我觉得这件事很关键。”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