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亲并不是一个喜欢用藤条来教训人的人,他性情严谨宽和而自有威严,无论是刘豫州身边的元老,还是新来府中的婢女,在父亲面前都会不自觉收敛性情。而父亲又是极讨厌私刑的一个人,无论下属还是仆役,行事出错时自有条规处置。
这样算下来,有可能会挨藤条的,就只有他这做儿子的一个人而已。
因而在见到他执了藤条,敲在那少年的手上时,这个画面就显得特别不可置信。
尤其是那少年还在一本正经的假哭。
……之后那句话还是别回忆了,那超出诸葛乔能理解的范围了。
尽管从未见面,但诸葛乔并非不知道自己父亲曾有一位侧室。
就只是……很难想象而已。
大致上来说,流言中的刘夫人是个疏于管教,又因出身而十分刁蛮任性的贵女。尽管他的养母并不这样认为,当他听到那位一直独自生活的夫人在流言中离开成都时,他的养母却十分平和的告诉他,那只是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孩子,性格虽然跳脱,却天真纯良,并非如流言中那么不堪。
但一个面目模糊的贵女,与那个他亲眼所见的少年,还是极难联系在一起。
她刁蛮任性吗?
不,这位新入府的养母十分好说话,她对什么都不挑剔,无论是衣裙钗环,还是按照父亲口味制订的饭食,亦或者是她的住处,她不挑剔仆役婢女们偶尔的轻慢与无礼,和蔼得几乎像一个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