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省城,乡下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听说那儿比松山县更繁华呢。

这辈子见过最发达的地方就是松山县的她想像不出来什么是更繁华的模样。

不过在去省城前,她和哥哥得把销售组的新人带好。

这些新人都是各个大队和村子的年轻人,有冲劲,肯干能吃苦,唯一的缺点是太青涩。

尤其是出身农家,大对数人在挥着锄头埋头苦干的岁月里失去了思考和变通能力,胆怯和放不开。

因为这,柳暄红特意买了些书籍回来,每天晚上组织学习班,工人自愿报名,住在附近的人家大对数都报名了,没空来回的也借了书回去看。

这些年轻人大对数上过小学或者扫盲班,也识得几个字。

带了他们一段时间,宋暖英和宋万水已经发掘出了哪些是适合干销售的好苗子,把他们都打发出去好好干。

暖英自己,则还是更喜欢和哥哥一块。

这不仅是因为亲人关系,还因为她们干的时间长,有默契,组成了好搭档。

这次出门,他们便是要去乡下。

年后她们把附近的供销社又联系了一遍,确认了供货合同,还有一些远的村子没走动,这次就是去这些偏远的大队。

宋暖英和宋万水刚进供销社,售货员和供销社的采购主任就亲切地迎上来了,不用他们兄妹多费口舌,直接就把去年要的糖果采购量翻了一番。

去年柳记的糖卖的贵,他们以为没什么人会买,没想到过了年,大多人家选择了包装精致喜气的柳记贵糖充门面,而且回家尝过味道确实好,对比起来也不贵,买着是心疼了点,可孩子和大人都喜欢吃,宁愿多攒几分钱买哩。

糖果和饼干哗啦啦地卖出去,一个年就卖完了,供销社的人都等着宋万水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能补货呢!

这次,他们特意打听了地址,要是缺货了直接写信,也不用宋万水来回折腾。

一连跑了好几个供销社都是这样的情况,宋万水和宋暖英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