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不过老师这话她记下了,一群十几岁的小孩混啥混,下次来吃饭她得让宋致远管管他们,老大都以身作则提高学习成绩了,小弟不得跟着学好。

至于宋秋,他的成绩很好,班主任则明里暗里地打探她还能不能继续供他上学。

关于几个兄弟的家庭状况,外人不清楚,老师是隐约知道的。

毕竟当爹的不在家多年,柳暄红还这么年轻,一个人也不可能生四个孩子。

宋秋敏感的性格也很突兀,老师怕柳暄红因为宋秋是收养的孩子不给他继续上学。

虽然柳记在松山县声名大噪,明显不缺上学这点钱,但是谁知道柳暄红是怎么想的呢。

老师可是见过不少有钱人家,领养了孩子甚至不让他们识字,或者就上两年学,就让孩子回家工作的。

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舍得与吝啬的问题。

柳暄红虽觉得好笑,但是她理解老师的担忧,明确表示不管宋秋考上什么学校,她都能供着。

知识创造财富。

来自现代的她更懂这句话。

至于小月儿和宋小果。

俩人不同班,小月儿甚至还要比宋小果低一级。

小月儿的班主任告诉她,小月儿聪明,二年级的知识都学会了,下学期可以试试跳级,和宋小果一个班。

柳暄红:可不嘛,平时写作业,宋小果不会的数学都是问妹妹的。

不过是否跳级,她要看闺女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