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暄红不得不感叹宋小果的交际能力。

铃铃铃,厂子铃声响了,大批工人涌出大门。

不光是毛纺织厂的,还有隔壁的服装厂和机械厂的工人。

摊主们也不围观了,吆喝着包子馒头,年轻人吆喝着糖葫芦,但是工人们一出门,就直奔柳暄红的小摊而来。

串串香的汤一烧开,那味儿不光馋摊主们,也馋待在厂里车间的他们呀。

有工人受不了,上厕所时特意往大门处溜达,一眼瞧见了新摊子,回去就宣扬开了。

一毛钱一串素菜,三毛一串虽然有点贵,但是对一个月工资几十块的他们来说,这点解馋的闲钱还是有的。

尤其是厂子里的大多数是未婚青年,没有养家压力,不舍得亏待嘴巴。

小摊彻底开张,大多人买上一串,吃到了那个味儿,又回来多买几串,少说也要花个五毛一块。

而柳暄红最大的客户,则是那群少年。

他们啥没有,就零花钱多,况且东西实在好吃,根本停不下来,少年人胃口大,净吃肉串,柳暄红粗粗盘算下来,光是他们一群人,就给她挣了二十块。

串串香的火爆,让其他摊主看傻眼。

他们曾断定这世上压根没有那么多冤大头肯花钱,然而柳暄红却是他们之中收摊最早的。

摊主们:“脸疼。”

摊主们羡慕的同时,一边暗想:看样子,这小摊暂时不会倒闭了,自己明天要不要也买一根尝尝呢。

柳暄红不知道摊主们的想法,她看卖完了,就把小摊收了,将炉子寄放在大娘家中,抱着铝锅和厚厚的钱袋回家!

一进宋家院子,柳暄红直奔三房,让兄弟仨人关门关窗,防止有人偷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