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正是改革浪潮前夕,周艳艳和原主盘算的小买卖不错。

柳暄红有一手厨艺,不想再和周艳艳扯上关系,到时候和朱茜红合作也不错。

朱茜红和她是同乡,除了泼辣点,没有人品不好的传闻,一个人带着孩子能吃苦,人精明,和她合作,柳暄红放心。

没错,既然来到了七十年代末,柳暄红怎么不可能不搭上改革的春风。

原书里女主靠着男人的钱,买房投资发财,成了电视里的优秀女企业家。

柳暄红原来靠着开连锁火锅店也是市里的进步青年,优秀企业家,怎么着也不会混的比女主差吧。

柳暄红自信满满。

回去后,柳暄红点了点原主的存款,给自己的事业制定了一个规划。

原主存款不多,只有两百,柳暄红打算取五十出来,去工厂踩点,暂时摆摊卖小吃试探市场。

工厂工人最多,也最有钱,是极大的潜在客户群,而摆摊小吃成本低,亏了也不心疼。

柳暄红行动力强,让宋小果傍晚吃完饭后,给朱茜红带话,她第二天下地时会找她。

看天色不早,柳暄红去菜园子择菜,准备晚饭。

晚饭做的是面疙瘩汤,里面放了青菜和番茄,味道清新。

天擦黑时,宋家人回来了。

柳暄红秉承着少说话,多观察的原则,和妯娌们一起忙活。

宋家的男人们表面看着都沉默寡言,女人们则活泼许多,一进门就聊开了,柳暄红一点也看不出她们在原着里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