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和陆老夫人急匆匆的更衣赶往东宫,来报信的人言及,侧妃娘娘小产后神思不清,说了胡话,喂不进药,请侯夫人和老夫人过去,宽慰侧妃,令其安心。
陆在望身份不便,只得留下听信。元嘉怎会不知陆在望当着府众棍责陆之淳,一早等着看热闹,却等来此事不了了之,以及沈氏和陆老夫人匆匆离去。
元嘉忙跑进了青山院,看着残局问道:“这怎么啦?咱们世子爷如今连祠堂都不必跪啦?”
竹春山月等人尚不知东宫之事,散了院内众人之后便拉着采兰在廊下说话。元嘉见状便也过去询问,听完缘故便拍了拍采兰安抚道:“哎呀,你当早说才是,你是不知你家世子的脾气。下回再受了欺负,直接告诉她。她若不在便来告诉我,是一样的。”又见采兰战战兢兢,便补充道:“你不必怕。她一日不闹出些事来便浑身不自在,这不算什么。侯府上下都习惯啦,没人会因此为难你。”
竹春山月无奈扶额,但元嘉所言也确是事实。便跟着道:“三小姐也这般说的,可放心了吧?”
陆在望听见声音出来,站在正房门处,午后柔和日光披洒下来,模糊了她的面容,却使通身看上去更柔和。采兰看了一眼便又低下头去,面颊微红。元嘉看在眼里,大感惊奇,蹦蹦跳跳的跑过去把陆在望拽进了房中。
“干嘛?”
元嘉满脸古怪的笑意,“你这一怒为红颜,如此阵仗惹得满府皆知。不怕姑娘因此感念,对你芳心暗许吗?”
陆在望笑:“你又胡说八道。”她的脸若作为女子自然瞩目,作为男子就未免少些气概。以她本人作为女性的审美,是决计看不上这等娘娘腔相貌。
可元嘉挑眉弄眼笑的她浑身发毛,纠结道:“那怕是不能吧。”
元嘉说道:“你院里的人,就多上心吧。”坐下来又问:“娘和祖母怎得急匆匆走了?”
陆在望回过神来,眉间皱的更紧,看着元嘉道:“大姐姐出事了。”
陆在望和陆元嘉一直等到掌灯时分也不曾见沈氏和陆老夫人回来,陆进明也并未回府,东宫似乎并未声张此事。若是寻常小产怎会去了这许久,又不曾有一点消息透漏出来。陆在望觉得不安,元嘉也急得团团转。
可她俩一个‘男子’,一个未出阁的小姐,谁也不好贸贸然跑去东宫。元嘉在青山院转了好几圈,忽然想到一处,便对陆在望说道:“不如去问庆徽公主,她时常出入东宫,说不准知道内情。”
陆在望便派人去成王府递信,一来一去也花费不少时间。天色愈晚,愈安静,她和元嘉心里便愈发没着落。好不容易等回派去王府的小厮,他拿出庆徽公主回信,公主写道她并不知此事,但即刻动身去东宫,若有消息她会尽快告知陆在望。
陆在望略一思索,干在侯府等着也不是办法,便叫人备了马车,准备赶往东宫,元嘉执意跟着,陆在望只得将她带上。侯府马车一路往东宫疾驰,将至东宫门前时恰好遇着被人簇拥着下马车的公主。玉川见了她二人颇为惊讶,褪下斗篷帽,“夜色已深,世子和三小姐怎得都来了?”
陆在望说道:“终究不大放心。公主去吧,我们在这等消息,也能快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