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边城食记 苗五 957 字 2022-10-03

纵是出发时间极早,到这时也已是晌食时分。

“我说老姐儿啊,今日就在我屋里用了, 省得还要传两份膳。”

说话的是永阳伯太夫人李氏, 正由着孙媳裴萱伺候着与人品茗,她口中的“老姐儿”乃是谢府老夫人、定北王之祖母宋氏。

二人相交日久, 颇是亲厚, 今日又一道约着上香。

这福恩寺距城内不近, 泰半是要在此地住上一夜的, 庙中亦会提供饭食, 只不过这里的素斋一向不出众, 虽说干净清爽, 但总归欠些味道, 且挨个客房都是一样的,在你处吃、在我处吃也无甚区别。

宋氏听了李氏这建议, 未做多想便应了。

上了年纪后,每每冬日总更难熬一些, 宋氏这些日子有些风邪入体, 虽还不至于中风寒, 却总不爽利, 食欲极差。

但李氏邀着上香她也应了, 担心的是若天再冷下去,就更来不了,还不如趁着天好抓紧前来,为先夫爱女供上盏福灯。饭菜不适口倒无妨,反正拢共也没几顿。

可今日的饭菜倒真真出人意料,虽说佛门清净地是万万不会出现荤腥,但一桌菜看起来却像寻常家里菜色一样。

香菇雕做的螃蟹伏在“蟹粉”之上,白瓷平盘上卧着红亮“烧鹅”,青瓷花盏里托着金黄“肉松”味道如何按下不表,起码瞧着是让人有食欲。

宋氏先伸勺了取了一勺“蟹粉”,勺子凑近才发现个中香味竟也与蟹粉之鲜有着互通之处,食材处理得细,加之她近来有些食不知味,尝不出里头具体加了何物,只觉得菜蔬鲜香扑鼻沁人,清爽又不油腻,吃着毫无负担。

可巧与她现在身体口味相和,不由接连用了几勺。

李氏则是先尝的那道眼前的金丝肉松,过油炸制后的细碎物儿,入口是酥松,吞下一口得含了半口的气儿,也是油润,植物油的清香附着其上,香但不腻,更是干净利索、入口清爽。

实话实说,若真用豕肉撕做丝来过油,口味未必能胜此物。

就是不晓得是何物做成的,品不出来。

一餐饭用了一半,宋氏笑着向李氏道:“老姐今日这餐饭,着实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