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低头看自己眼前的一个海碗,便见碗里是红褐颜色的厚羊肉片,片数还不算少,刚刚还在觉得这新菜是不是太贵了,如今看来定价还是合理。
肉片下头半掩的是白白亮亮的粉丝、细细碎碎的白馍、橙黄颜色的黄花菜和黑色木耳,边沿处晃着肉汤,视之微微发白、嗅之醇香浓郁。
食客又低下头猛地嗅了一下,不得不说这样的嗅觉刺激便比旁人受到的要更直接、更汹涌,仅这一下,便足够人发馋了。
很奇怪,这样的饭食本应用勺,但店家却只供应了筷子,他虽不解,却也等不得再递餐具了,提起筷子扶着碗,从馍开始吃,这馍虽细碎,却并不烂不散,吃到口里仍余一丝柔韧与劲道,此刻已浸满了足足的汤汁,舌尖、齿尖一道发力一压便能咽下,粉丝滑溜溜直往喉头跑,黄花、木耳脆生生。
肉片吃起来则是过瘾,不腥不膻、炖煮到位,软嫩又不腻,能品到羊油经熬煮后的丰腴味道、也能能品到肉片的鲜香与纹理,香辛料给的足,香味就更醇浓。
待到将稠的都吃尽,碗里便剩了个羊汤底子,端碗一气儿饮下,只觉热意从口舌之间怦然迸发进四体,不消一瞬,全身便被这香浓肉汤的暖意给全全笼了起来。
食客此时便就明白店主人单给筷子的用意了——多了这“原汤化原食”的程序,方才会更加熨帖啊。
今日未再雨雪,天却更寒三分,忙活一早上,寒意都像被胶粘在了身上一般,如今唏哩呼噜、连汤带水吃上这么一碗,午后做事都会更加攒劲几分呢。
客人掏钱放到桌上,扬声问阿双:“这羊肉泡馍明日可还会供应?”
阿双笑着摇头,“不好说,近来天寒,总订不上肉。”
食客心里一阵失望,又问:“那暮食可还会供应?”
“应是会的,今日订到了一整扇羊肉。”
食客取毡帽戴上,起身出门:“那我便晚间再来,这东西实在好。”
这几句话可谓是给羊肉泡馍打响了活招牌,后来进门的食客听见了,都问:“哟?什么好东西?让我们也尝尝。”
店里四人都不曾想到羊肉泡馍竟然如此受欢迎,单晌食便卖去了四十余碗,一直忙到了未正才闲下来。
“今日咱们也吃这个,”寻月棠拿了个馍教柳明宗掰,“就是要掰作这样的小粒,泡的才会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