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欢和老太妃们吃了年夜饭后回到四季山庄,姜韶早就等着了,肃清宫内眼线,收回城防的权利也有一样好,他来去方便多了,不用顾忌那么多的眼线。
乔欢看着他道“决定了?”
姜韶丹凤眼中厉光闪过,“是,要不然我将和王兄一样寸步难行。”
乔欢道“你决定了就行,我会配合你,不过扳倒谢家也不代表你能做主。”
姜韶道“我知道,这不过是第一步,而且谢家也不是那么好扳的。”
乔欢摸着下巴,“那些豪门确实要拔掉一两家,你才能运作,可我觉得扳倒谢家后你不必继续针对世家,为什么不另辟蹊径?”
姜韶道“什么蹊径?”
乔欢让下人上锅子,“边吃别说吧,我在那里也没吃饱,光喝酒了。”老太妃轮流劝酒,好在度数低,否则乔欢都要被灌醉了。
下人鱼贯端上来铜锅和涮火锅用的各色菜肴,还有蘸酱。
乔欢道“以前你哥哥极为喜欢我这里的锅子,每到冬天三天两头就要吃,要不是怕上火,他几乎天天都要吃。”
姜韶看着片的极薄的牛羊肉片,还有腌制好的五花肉梅花肉,手工打的虾滑,各色菌菇蔬菜等,也忍不住口舌生津。
姜韶吃相极为优雅,反观乔欢倒有些‘豪爽’。
吃完饭,乔欢道“听说你现在提倡节俭,实在不好意思,我就不配合你了,我没别的爱好,就是吃上面讲究了一些,可我也没劳民伤财,这些都是我庄子上的产出。”
姜韶嗤笑道“你这算什么,你可知谢相的孙子喜食蟹丸,谢家做一次蟹丸就要上百斤上好河蟹,几十人剔肉,那孩子又不喜蟹黄,剔肉的时候还不能混入蟹黄,你说这一道小吃得多少人力物力。”
乔欢也听说过,世家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不是很正常。她想起前世看到的一个笑话,有户人家娶一个大户人家的婢女当媳妇,那媳妇在大户人家里的厨房工作,客人就想让新媳妇做一道菜尝尝。
那新媳妇说自己虽然在厨房当差,但只负责点心,客人就说那就做点心,新媳妇说我也不负责做点心,我就负责切葱花。
如此看来那笑话也有根据。
她就和姜韶说了,姜韶冷笑一声,“还真是如此。”
可这是如今的世情啊,乔欢以前看这笑话的时候也觉得可笑,如今处在这个社会中再看,谢家这样做妨碍谁了?
螃蟹不是自己庄子上产出就是花钱买来的,谢家总不会为了几只螃蟹做出赖账的事,至于那些服侍的下人,不干这个也要干那个。
姜韶膈应谢家的地方就在于谢家伙同别的世家阻拦他拥有自主权罢了。
他提倡节俭,臣子们充耳不闻,他虽然是越王却没有实权,心里能高兴才怪。
乔欢重拾话题,“扳倒谢家也好任家也罢,你手里就有了大量田亩农人,而且谢家倒台势必引起旁人警惕,要是他们联合起来,你也不好办,肯定要缓和一下,那不如把你到手的土地好好经营,让旁人看到在你土地上的农人生活有多大提高。”
“幸福感是对比起来的,都是农人,你这里过得好了,旁人也会眼热,可世家们不可能给底下所有农奴太好的待遇,渐渐的农奴们也会不甘心,到时候从底层开始的暴动,世家不一定能扛得住。”
这就是有意识有规模的引导农民抗争。
乔欢记得前世见过一个新闻,就是首都和旁边一个省份的交界处有两个村子,一个村子行政属于首都,一个村子的行政属于另外一个省份。
两个村子只隔着一条乡村小路,生活却截然不同,由于政策关系,隶属于首都的这个村子十分富裕,另一个村子相对就艰难多了。
于是艰难的那个村子里的女孩子都往富裕村子里嫁,他们村子里的男孩也不好娶媳妇,隔着一条路的富裕村子里,男孩娶媳妇还能挑拣。
不过在天/朝的统治下,这种两极差异政府会尽力弥补,老百姓也折腾不出风浪。
在越国这个范围内,风调雨顺还罢了,要是遇上天灾人祸,姜韶这里的农人吃饱喝足不担心,其他世家手里的农人眼看要饿死,那就说不好会有暴动。
姜韶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兜底给世家们釜底抽薪不是难事。
这个计策主要看耐心和机会,还有预先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