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不会是陈万。”纪清淮道:“当时张宣娇的意识还不算迷糊,还算是清醒状态,如果这个调酒师是凶手,那么她就不会冲着调酒师笑。就算是张宣娇喝得微醺,也能将自己厌恶之人认出来。”
这个的确,人一旦厌恶一个人,就算是失去了理智,也能将对方认出来。
林笙桐:“陈万有没有说,递给他酒的人的相貌特征?”
“说了,对方依旧是戴着口罩帽子。无法辨认。”小鹿说,“这时候的李顺平也有相应的不在场证明。”
小鹿在显示屏的小角落放了另外一个监控镜头,李顺平就站在角落里,旁边靠近着吃食碟子,像是在候场待命。
侍应生没有事情做了,就会站在角落里候着,顺便观察客人,揣度客人的需要进行服务。
“看来凶手具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我们一时半会儿得不到任何关于他的线索了。”骆禹深:“从一开始的凶手明目张胆在宴会场上杀人,到现在,开始懂得用口罩眼镜甚至是帽子伪装自己,说明他已经察觉到游轮上有除了水警之外,警方的人,又或者,水警加强了防范,令他不得不如此。我认为,比起把关注点放在他身上,不如继续从被害者的身上下手,现在他随时随地有可能被激怒,有可能马上行凶,我们无法判断接下来还有多少个受害人,只能从h提供的线索中进行寻找下一个被害者。”
林笙桐将卡片放在桌面上,类似于明信片的卡片上印刷着加深加重的宋体字。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你们怎么看?”
不同于前面的几句诗词,诗词中有单独的人物主体,并不难分辨,而现在,除了一个“吴姬”,还多了一个“客人”。
至于是“吴姬”还是“客人”。
极其难判断,更何况若是其中出现了谐音,‘吴姬’同‘舞姬’,那他们还得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歌舞团身上。
如果是‘客人’,那范围就更加宽广了,调查也更加费力。
一次比一次更加难,上一次他们好歹还有线索,这一次却是连线索都断了。
三人盯着卡片沉思,林笙桐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歌舞团的姑娘身上,或者酒吧女侍应生身上。吴姬译词为劝酒的侍女,放到现在来翻译,亦是酒吧里服务的侍应生,所以我觉得女侍应生极为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当然不排除h的提示词汇里采用了‘谐音梗’的想法,加上歌舞团和赵浩升、张宣娇的关系都匪浅,歌舞团也需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