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有时间来扫盲班上课的,也大多都是女性,甚至很多人都是图上课的奖励。

郑珊虽然没有结过婚,但在和这些已婚妇人长期接触中,渐渐明白了一点:家庭地位源于钱。

妇人在家中地位不高,是因为她们挣的钱不如丈夫,因而才会有一种被供养之感。

这些已婚妇人虽然每日操持家务,但没有人觉得这是对家庭的贡献,只当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甚至郑珊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不对,反而是邵瑜点醒了她。

“大户人家养丫头扫院子都要给月钱,为何妻子做的家务却不值钱。”这是邵瑜的原话。

现代家暴都层出不穷,何况是这样女人家庭地位低下的古代,郑珊知道的扫盲班里就有许多人在默默承受着这种苛待。

她们不敢反抗,归根结底是没有底气,底气来源于钱。

这篇报道不能带给她们工作,却能让她们看见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政府职员离她们可能很遥远,但吴三娘的身份背景,却和她们一样。

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窃国(完)

吴三娘因为擅长制衣才找到成衣铺的工作, 丈夫闹了一通丢了工作,但这篇新闻出来后,倒是有别的成衣铺找上她。

一开始铺子是看重她的名气, 但也许是生活压力太大,也许是一心想要报答铺子的恩情,吴三娘憋着一口气, 日夜钻研,还真的做出成绩来。

她制作的新衣, 在旧有的形制上进行更改,将原本宽敞的衣服改得更加利落, 倒是符合了如今鼓励女性就业的形势,成了一个爆款。

武州日报也对吴三娘的后续进行报道, 可能是因为全世界都喜欢爽文的缘故,后续故事在扫盲班里引发热议,无数已婚妇人将吴三娘视为偶像。

伴随着对吴三娘的赞誉,也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我没有一技之长,就算出去找工作估计也没人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