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汪六说道:“从前都说北地苦寒,行商都不乐意去,但我叔叔这次在那见到的情况大不相同,说那边几乎欢迎所有人,生意好做的很。”

“欢迎所有人?难道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养着?”廖善弩忍不住抬杠。

他父亲以前也是匠人,上了年纪后被军器局赶了出去,偏偏父亲做的是军器,军器局也不许他继续制作□□,就算想在家里接些别的活,也会被认为是抢生意的同行举报到军器局。

“怎么不管?只不过老人想吃饱饭,也是要做活的,手脚齐整的老人安排扫大街,一天管两顿饭,一个月给一钱银子。”

“手脚不好的老人,就做些手工活,编编藤框做做鞋子什么的,也管饭,按件给钱。”

廖善弩听了,忍不住狠狠心动了。

哪怕不给钱,就冲着管饭他就恨不得将上了年纪的父母、岳父母一起送过去,就连残疾的弟弟,说不定都能在那找到活干。

汪六知道他家的情况,又继续道:“那边女人也能做工呢,要是干得好,工钱不比男人低。”

穷苦人家,其实不太在乎女人抛头露面这事,毕竟许多男人都还找不到稳定工作,哪里还能提供给女人工作呢。

像顾如意那种,都女扮男装了,找一份店小二的工作还要低三下气的,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那边读书认字也不要钱,男女都可以去听课,表现得好还有奖励呢。”汪六又道。

“女娃娃念书有啥用。”廖善弩忍不住道。

汪六却道:“女娃娃读书咋没用了,那边现在招女官,跟男人领一样的俸禄,现在女官都要考试,考试就得会认字,这要是当上官了,照样光宗耀祖呢。”

廖善弩只知道北地很好,却没想到北地居然好到了这种地步,他虽然更看重儿子,但女儿也是亲生的,如果有机会,他自然也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前程。

甚至他仔细想想,自己要是去了北地,家里大人都能找到活干,下面几个小的也能送去读书,一时竟然觉得无一处不妥帖。

汪六见时机成熟,凑过来道:“听说拖家带口去那边的匠人,还会分房舍,给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沿路还有人照顾。”